张晓风的追问
“我,一个母亲向你们交出我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这是台湾作家张晓风在送儿子上小学的第一天,向学校发出的追问。这位母亲的声音同社会的、民族的声音会聚在一起,在耳边久久回响。
是啊!数以亿计的天真烂漫的儿童带着纯真的笑脸、带着母亲的无限疼爱、带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蹦蹦跳跳的走进了学校,而我们,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将给学生怎样的教育?将回馈给家长和社会一个怎样的公民?”
这是一位母亲的追问,更是国家和民族的追问!
这样的追问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看一看我们身边的教育,我们能经得起一个个母亲的追问吗?我们的教育领导者制订了许多教育教学的指标,唯独没有培养什么人的指标;我们的老师关心分数、关心奖励、很少关心学生的成长。从小学到初中在到高中一直都是这些关心,那么孩子的成长又将是如何呢?我们无奈丢掉许多孩子。
张晓风送儿子上学的第一天,这个第一天无疑是上幼儿园或者是小学的第一天。这个阶段是儿童接受新鲜事物、养成好习惯的最重要的时期,是可供开垦规划的良田沃土,一张白纸可写最新最美的图画。可观我们的小学教育则在孩子们起步阶段种下了不少的谬误。当然不全在教育,但教育有着“正风俗,通教化”的功用,是不可逃避的,或者说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常规讲,好的教育资源应该优先供给小学,好的师资应该优先流向小学,这样的保障只是具备一定的条件。还有更为重要的是:要把优秀的管理资源供给小学,让真正的教育行家里手来担任小学的校长,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还会有许多母亲发出这样的追问。以上我只是谈了小学教育的问题,中学教育也是如此。
刚刚逝去的我国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院士谈家桢,生前留下这样一句话:“吾别无所求,终生之计在树人。希求我的学生以他们的
张晓风的追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