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感染病学:流行性出血热.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流行性出血热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目 录
概述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病理解剖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并发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预后
治疗
预防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重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广泛流行于亚欧等许多国家,我国为重疫区。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
负链单股RNA病毒;
圆形或卵圆形;
双层包膜;
L、M、S:聚合酶、膜蛋白、核
蛋白;
抵抗力弱。
流行性出血热-病原学
病毒分型:汉滩病毒至少有16个血清型。即Ⅰ型汉滩病毒(Hantavirus,野鼠型);
Ⅱ型汉城病毒(Seoul virus,-家鼠型);
Ⅲ型普马拿病毒(Puumala virus,背 型);
Ⅳ型希望山病毒(Piospect hill virus,田鼠型);以上四型是经WHO汉坦病毒中心认定。我国所流行的主要是Ⅰ型汉滩病毒与Ⅱ型汉城病毒。
传 染 源:鼠类(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虫媒传播;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
地区性:亚洲、欧洲和非洲,美洲病例较少。我国为重疫区,其次为俄罗斯、韩国和芬兰。
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病,冬季(11月至次年1月)、夏季(5-7月);
周期性:相隔数年有一次较大流行;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
疫区流行类型:姬鼠型、家鼠型、混合型
人群分布:青壮年男性;
易感性:-%
边缘性:
散发性: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

感染病学:流行性出血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窝窝爱蛋蛋
  • 文件大小4.60 MB
  • 时间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