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
基本概念
1、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结合临床治疗学原理,利用经皮穿刺和导管技术对各种病变进行治疗的一系列干预性技术;
2、以影像诊断学和临床治疗学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获取病理学、细胞学、生理生化学、细菌学和影像资料的一系列诊断方法。
基本概念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使影像医学由以诊断为主发展到诊治并重的新阶段。介入放射学以微创的特点和肯定的疗效,使它成为和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并列的三大治疗方法之一。
几乎涵盖全身所有部位和器官,所谓“无孔不入,无孔亦入”。
基本分类
按操作技术
经皮穿刺/引流术
经导管灌注/栓塞术
成形术
其它 如腔静脉滤器置放、取石、取异物术等
基本分类
按治疗途径分类
经皮经血管介入(vascular interventionl radiology)
经皮非经血管介入(non-vascular interventionl radiology)
按专业分类
肿瘤介入、周围血管介入、神经介入、心脏介入等
介入放射学的导向设备
X线电视透视、DSA、CT、MRI及USG
X线介入技术、USG介入技术、CT介入技术和MRI介入技术
福建省立医院介入导管室(一)
血管介入技术
Seldinger技术(1953年):
1、经皮穿刺;
2、通过导丝和导管交换方式
专用器材
穿刺针
导管--造影导管 引流导管 球囊导管等
导丝--导引导丝 加硬导丝
血管鞘组
支架--球扩式 自膨式 覆膜支架
特殊器材--如滤器、网蓝、封堵器等
各式导管
1、血管造影导管:
2、同轴导管:
3、双腔球囊导管:
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