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胎盘早剥
Placenta Abruption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袁晓兰
定义 Definition
胎盘早剥( (placental abruption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
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
壁剥离。
发病率在国外为1%~2%,国内为
%~%。
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起病急、发展
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
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
主要病理改变:底蜕膜出血并形成血
肿,使胎盘从附着处分离
按病理分为三种类型:
显性剥离或外出血
隐性剥离或内出血
混合型出血
显性剥离或外出血
●外出血
量少
●血止快
有时无明显临床表现
(1)显性剥离
混合型出血
⊙胎盘后血肿
⊙子宫底升高
●当血液达到一定程度
仍可冲开胎盘边与胎膜
之间而外流
●血性羊水
混合型出血
子宫胎盘卒中(库弗莱尔子宫)
胎盘早剥内出血急剧增多,血液积聚于
胎盘与子宫壁之间,胎盘后血肿压力增
加,血液浸入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分
离、断裂甚至变性,当血液渗透至子宫
浆膜层时,子宫表面呈现紫蓝色瘀斑。
子富肌层由于血液浸润,收缩力减弱,
造成产后出血。
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
严重的胎盘早剥可以引发弥散性血管
内凝血(DC)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从剥离处的胎盘绒毛和蜕膜中释放大
量组织凝血活酶,进入母体血循环,
激活凝血系统,肺、肾等脏器的毛细
血管内微血栓形成,造成脏器缺血和
功能障碍。
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
胎盘早剥持续时间越长,促凝物质
不断进入母血,激活纤维蛋白溶解
系统,产生大量的纤维蛋白原降解
物(FDP),引起继发性纤溶亢
进
大量凝血因子消耗,最终导致凝血
功能障碍。
修袁晓兰广医讲课胎盘早剥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