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底层社会研究第五讲 底层的阶层认同和社会流动.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底层社会研究第五讲: 底层的阶层认同和社会流动
*
阶层认同
基于阶层意识,社会层级结构中的个人对社会不平等状况以及自身地位的主观意识,评价和感受,不仅包括经济资源,还包括声望权力等方面。
结构性的意识和群体认同感情,表现为群体的阶层意识
*
社会成员在对社会分层感知的基础上,按照某些标准对自身进行社会经济地位认定,把自我划分到阶层体系的某一阶层之中。
阶层认同的前提是感知到社会群体的差异性
阶层认同的结果是形成群体聚集性
*
*
社会流动的起源
索罗金的观点
李普塞特和本迪克斯的观点
*
布劳与邓肯的观点
职业地位作为核心指标,父亲的职业,父亲的受教育程度,本人的受教育程度,本人的初次职业和本人的现有职业
子女社会地位的获得,将越来越取决于自己的受教育程度
*
特纳的观点:
社会成员的地位实现过程,其一是社会成员拥有流动机会与抱负的结构性过程,其二是社会成员的地位实现过程
*
西方社会流动研究
始于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
弱关系
强关系
新结构主义崛起
*
跨文化和社会制度的比较研究
吉登斯的流动形态说
魏昂德对社会流动机制的分析
倪志伟等人对结构转型的研究
*
国内的研究状况
始于1988年中国社会阶级阶层调查
主要有三类:
社会流动的综合性研究
影响社会流动的各要素分析以及社会流动机制分析
针对特定职业群体的调查研究
*

底层社会研究第五讲 底层的阶层认同和社会流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窝窝爱蛋蛋
  • 文件大小334 KB
  • 时间2020-12-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