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第二课
《三字经》节选一
:
《子不学》
1
?
非
(
fēi
)
宜
(
yí
)
幼
(
yòu
)
?
何
(
hé
)
琢
(
zhuó
)
器
(
qì
)
?
义
(
yì
)
方
(
fāng
)
龄
(
lí
ng
)
?
温
(
wēn
)
弟
(
tì
)
让
(
ràng
)
?
执
(
zhí
)
席
(
xí
)
先
(
xiān
)
2
子不学,非所宜。
《三字经》节选一
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
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
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
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
什么用呢?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
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
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
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
生命的黄金时刻。
3
玉不琢,不成器。
《三字经》节选一
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
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
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
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
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
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
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4
为人子,方少时。
《三字经》节选一
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
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
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
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5
香九龄,能温席。
《三字经》节选一
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
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
的。
〖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
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
自己刻苦学习。
6
融四岁,能让梨。
《三字经》节选一
弟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
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启示〗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
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
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7
孔融让梨影片
播放
8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三字经》节选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9
老何为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
不成器
不知义
玉不琢,
。人不学
,
。
习礼仪
为人子,
。亲师友
,
。
方少时
所当值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
。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
。
宜先知
10
国学三字经子不学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