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一三学年 数学学科备课稿(详案)
课题: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主备教师:张卫清 使用教师: 二年级数学教师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通过加减、乘除混合计算,进一步熟悉表内乘除法;
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积极、愉快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教学重点:
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乘除混合算式
教学难点:
结合实例,归纳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总课时: 1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口诀练习
(1)、1—9的乘法口诀的背诵
(2)、填空
三( )十八 ( )七二十八 三八( )
( )五四十五 ( )二十四 七九( )
口算练习
6×9= 56÷9= 3×7= 56-16= 30÷5=
32÷4= 45 + 5= 24÷8= 4×6= 76-25=
探究新知
教学例1,出示情境图
(1)、理解题意
T:从这幅图中,我们获取了哪些信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S1:图书室阅览室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S2:求下午有多少人就是求图书阅览室里进来的减去出去的所剩余的人数。
(2)、探索方法
T:解决这个问题这么列式计算呢?
小组内讨论交流后反馈。
S:上午来了53人,中午走了24人,剩下53-24=29人,下午又来了38人,29+38=67人,这就是下午阅览室的人数。
板书: 53-24=29(人) 29+38=67(人)
T:我们用两步计算解决了这个问题。实际上还有一种更为方便的方法,我们可以这个两步计算的算式写成一个一步计算的算式,你能试一试吗?
S:53-24+38=67(人) 先从53人里面减去走掉的24人,再加上来的38人。
(3)、说明混合运算的顺序
T:像53-24+38=67这样的算式我们叫做综合算式。提问,你还记得以前是按怎么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吗?
S:先算53-24等于29,再算29+38=67
T: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你还有其他算式吗?
S:可以先算来的总人数,再减去走的总人数就是最后阅览室里的人数,可以列式53+38=91人,91-24=67人,综合算式就是53+38-24=67人
T:53+38-24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和53-24+38比较,你发现了什么?他们运算顺序有什么相同点?
S:先算53+38=91,再算91-24=67。他们都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小结:像这样只有加减的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可以写出每次运算的顺序,板书:
53-24+38
=29+38
=67(人)
(4)、乘除混合运算
T:很好。我们前面学习了乘法和除法,知道如何计算乘法和除法,那么乘除法的混合运算这么计算?和加减法混合计算一样吗?
出示算题:1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