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景物描写赏析
教学目标:
,并借此赏析《故都的秋》景物描写的特点。
,通过景物描写的方法来解读其他作品。
一、简单了解几种景物描写的方法
:
:
:
(浓—淡、悲—喜、闹—静、快—慢、今—昔等)
(视、听、嗅、触):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以动衬静)
有个小银圆,从桌上滚下来,在地上叮叮当当地跳
(色—形—声)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今昔对比)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
歌声似的。
(触—嗅—听)
二、古人眼中的秋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壮美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绚丽多姿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苍凉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西厢记》
悲切
三、分析《故都的秋》里的景物描写
快速阅读文章第一段,
找出最能概括故都的秋景特点的一句话?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三、分析《故都的秋》里的景物描写
作者运用了哪种方法,写了哪些
景,来突显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呢?
读3-11段,思考:
例如: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以动衬静
——突出“静”的特点
先自主学习,后合作探究,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展示结果
各组分工如下表:
段落
1-3
4
5
6-7
8
9-11
组别
1
2
3
4
5
6
:
:
:
(视、听、嗅、触):
三、分析《故都的秋》里的景物描写
江南的秋:慢、润、淡
故都的秋:清、静、悲凉
对比
破屋
破壁腰
疏疏落落的秋草
一丝 一丝日光
牵牛花的颜色
碧绿的天色
驯鸽的飞声
绘形
绘色
绘声
视觉 听觉
冷色 清淡
破败 萧瑟 悲凉
以动衬静
秋院静观图
故都的秋微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