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教学反思
庞丽清
2013、4
《格列佛游记》教学反思
我觉得课外阅读不是单独存在的,它触及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课外阅读的目的不外乎普及文学常识和教会读书方法两个要点,所及每一堂课外阅读课我都涉及到作者、国籍、主要内容这些基本的常识,要求学生掌握。
还有,读书要思考,所以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说出来,记在笔记本上,不管正确也好,错误也罢;幼稚也好,成熟也罢,都要留下点自己的东西,不要人云亦云。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跑,这是培养自信的手段,也是将来做学问的前提,自己的能力有限,可以跟别人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外,制作读书卡是一个快捷简便的收集资料的好方法,所以我想通过本节课将这个方法教给学生。基于以上原因,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本课时,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不是难点。通过阅读文中作者对于国王的细致描述,学习从外貌、年龄、服饰上去描写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我还现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好朋友。在后面的段落,感受格列佛的宽宏大量,切身感受小人们的害怕和无礼,明白格列佛能够有所为但是却不为的高尚品质,练习朗读。
但是我想,这篇课文只是节选,将它选出来,编者的用意应该是激起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兴趣。因此课前我就让学生查阅资料,看看为什么这本小说被称为
“讽刺小说”,写了哪些内容。这样一来,教学时,既有助于理解文中人物,又能激发学生阅读整本小说的兴趣。今后的教学中都可以这样来联系课内的文章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学生讲故事、评价格列佛、谈感受都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整堂课的主角,我终于摆脱了以我为主,和几个好学生“霸占课堂”的习惯,这是一个进步。但不足之处也有。
例如:书的主题特色没有讲深、讲透。
本书的特色是讽刺和影射,因为考虑到讲解这一点要准备很多资料,如作者所生活的历史时代和社会形势等,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所以没有将本书的艺术特色作为教学目标,只是让学生谈了自己对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看法,对于本书的价值理解的未免肤浅了点。
总之,这节课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我会虚心听取各位老师提出的意见并加以改进,争取更大的进步。
格列佛游记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