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绘本教学中的有效提问.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绘本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绘本是一种适合低幼儿童阅读的图画书,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可以完全没有文字而全是图画的书籍。这就意味着绘本具有贴近幼儿生活、具有艺术性、文学性、文字与绘画和谐共处等必备的特点,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
进行绘本教学时应该运用科学有效的指导策略,从而发挥绘本的最大价值,其中教师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幼儿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恰当、适宜的提问可以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有效支持和推动幼儿深入学习和探究。那么在绘本教学中提问有哪些技巧呢?
一、紧扣教学目标提问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解读教材,围绕教学目标找准教学中的重难点,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等精心提问。绘本活动《有朋友真好》,故事描写了青蛙和癞蛤蟆之间的真挚友情:青蛙发现癞蛤蟆的钟坏了,于是在除夕夜去买钟;癞蛤蟆因为青蛙来晚了而产生了一系列可怕的猜想,并准备去救青蛙;而当青蛙毫发无损地出现在癞蛤蟆面前时,癞蛤蟆仍旧不放心地把这些可怕的猜想再向青蛙询问一遍,这是故事中的点睛之笔。如何让幼儿充分理解这种真挚的感情是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难点所在。
教师这样提问:
Ø “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青蛙和癞蛤蟆是一对真正的好朋友?”
大部分幼儿都能把故事中体现两者感情的情节找出来,当少数幼儿还不能找到讲到上述故事中的点睛之处时,
教师再次提问:
Ø “癞蛤蟆明明看到青蛙安全出现在它面前了,为什么还要把它可怕的猜想再问青蛙呢?”
这两个提问都紧扣教学目标,很好地帮助幼儿进行了理解。
二、紧扣幼儿提问
l 紧扣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的年龄决定他们的能力大小、思维方式等,教师提问时就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这些特点,这样才能提高提问的精准度。
如在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中,鳄鱼和牙医讲的话语始终是一样的,为让幼儿体会到这一点,
教师这样提问大班幼儿:
Ø “你在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秘密?”
大班幼儿稍加思考便发现了这个秘密。
将这个绘本介绍给中班幼儿提问就是:
Ø “你们有没有发现鳄鱼和牙医讲的话是怎么样的?”
通过这样的引导,中班幼儿才逐渐明白这其中的有趣的秘密。这就表明,紧扣幼儿年龄特点的提问,才能有效发挥提问的作用。
l 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
根据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如在绘本活动《小野猪和它妈妈》活动中。
对一些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就设计了提问:
Ø “你怎么知道小野猪的妈妈送小野猪治病是很辛苦的?”
对一些能力中等的孩子教师设计的提问是:
Ø “小野猪的妈妈明明知道小野猪的病会传染的,可为什么还是要背小野猪?”
对一些能力强的孩子教师则提问:
Ø “野猪妈妈也得病了,小野猪会怎么想,它又会怎么做呢?”
由于教师准确把握幼儿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从而使每个幼儿都乐于主动地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3、减少简单低层次的提问
一种是教师很随便地提问“好不好”、“对不对”等等,幼儿无需思考,只要通过揣摩老师提问的语气来回答“好”或“不好”,滥用这类提问易导致幼儿养成不动脑、过分相信和依赖教师的不良品质;另一种情况是简单重复的提问,这种情况较易出现在一些有重复情节的语言活动中。
绘本活动《老鼠太太请客》中,老鼠太太共请了5位客人,老师出示第一幅画

绘本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zh051230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