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
(通用篇)
1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含义
在我国,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有五种基本形式:一是学校自我评估;二是教学基本状 态数据常态监测;三是分类的院校评估(包括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四是专业认证及 评估;五是国际评估。合格评估是国家对未参加过教学工作评估的新建普通本科院校 (以
下简称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的一种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形式。所有新建本科院校在规定期 限内必须参加,并在通过合格评估后,进入审核评估范围。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 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树立评估新理念、探索评估新方法、倡导评估良好风 尚。充分调动学校、政府、社会三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合理定位,强化内涵建设,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的核心内涵
合格评估方案的核心内涵是“四个促进,三个基本,两个突出,一个引导”。
“四个促进”是指促进办学经费投入,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 进教学质量提高;
“三个基本”是指: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 本得到保证;
“两个突出”是指:突出服务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 的办学定位;
“一个引导”是指:引导参评学校构建并逐步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 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4•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新理念
一是强调替国家把关,更强调为学校服务;
二是强调学校是评估和质量保障的主体,保障和提高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责任; 三是体现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引导学校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评估,重在 建设过程和改进工作;
四是强调评估专家与参评学校平等交流互动,共同推动学校协调发展; 五是突显以学生为本,强调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让学生成为评估和质量保障的直 接受益者。
5.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新方法 一是使用数据分析方法。教育部评估中心基于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 对各校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做出分析报告, 并将其提供给评估专家分析问题, 做出判断。
二是采用新的考察模式。 评估专家在进校前要研讨学校的自评报告和教学基本状态 数据分析报告,提出进校考察重点;在进校考察中,专家要全面考察并独立作出判断; 专家在离校后一周内提交个人考察报告,专家组长汇总后形成专家组考察报告。
三是采用新的考察模式。在规定时间内,专家可以采取集中进校或分散进校的方式 进校考察,对学校教学工作作出整体判断。
四是加大社会参与力度。专家组成员中吸收了部分行业和社会人士参加。 五是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建立项目管理制度,专家遴选、培训、考评制度和退出机 制,及评估结论审议、发布和裁定。
6.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特点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由 7 个一级指标, 20 个二级指标, 39 个观测点构 成。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强调领导作用,要求学校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教育教学规 律,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二是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三是强调经费投入,特别是政府和学校举办方对学校办学经费的保障。 四是强调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五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强调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 六是强调产出导向,重视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师生和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
7.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从评估方案设计理念到具体指标,坚持“以学生为本”,保 障学生基本权益,具体反映在六个方面:
一是对学校办学条件提出明确要求,保证教学的基本投入,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 的增长而逐步增长。
二是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规范管理。指标体系对教师教学、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管 理等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目的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使学生直接 受益。
三是明确要求按国家规定配备班主任、 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队伍,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有助于增强学生社会责 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是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线,多个指标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学 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就业。
五是强调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指标体系中明确要求学校开展“大学生学习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与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 康咨询等服务”。还要求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平 台,有激励学生参加的具体措施等,体现了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
六是重视学生对教学工作和就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