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1、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2、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5、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9、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10、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11、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12、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13、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1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15、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16、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9、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20、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2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23、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2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2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26、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7、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28、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2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30、仁者寿。――《论语·雍也》
31、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32、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3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34、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35、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36、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37、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38、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39、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40、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1、苟利·儒行》
4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43、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刘向《说苑·正理》
44、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4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46、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4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4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49、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50、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少年中国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