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获利能力分析.docx同仁堂获利能力分析
同仁堂2008年获利能力分析报告
一、公司介绍:
北京同仁堂是屮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
(1721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丿力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丿力代同仁堂人恪守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T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 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逸料上 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前,同仁堂 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人板块,配套形成 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的“ 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 公司,零伟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对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发现公司的融资结构失衡,股权融资占绝人部分,其负 债融资较少,财务杠杆偏低,资产负债率不足30%。反映出公司资金管理效率不高,资木 结构有些保守。
20世纪90年代初,同仁堂集团贷款高达数亿元,欠银行利息数千力元,资产负债率超 过70%,生产经营处于十分困窘的境地。在这种境地下,如何扭亏为盈?如何使百年品牌 继续生存与发展?梅群介绍,1997年,在同仁堂领导的认同下,抓住了股改上市的丿力史机 遇,通过剥离部分绩优资产,组建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3. 54亿元,实 现了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从根木上摆脱困境。2000年,更是充分利用自C的优势,进一 步加人了资木运作的力度,从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分拆出了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剂型 新的1亿元资产组建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 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2. 4亿港元,成为全国首家使用同一国有资产进行二次融资并在境 外上市的公司,被证券界称为“同仁堂模式”.对于同仁堂來说,上市后人部分绩优资产 进入了上市公司,不良资产留在母体,给母体带來了沉重的包袱。同仁堂集团公司在保证 上市公司良性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改革措施,将集团公司所属部分企业委托给两个 上市公司管理,运用上市企业的管理机制改造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先后有12家集团公司 企业进入两个上市公司。委托管理的成功,不但为母体脱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且 盘活了人约5亿元的存量资产,过去企业的包袱通过机制的转变,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资源 和动力。同时,同仁堂加人内部改制的力度,同仁堂集团公司全部企业均U改制成为股份 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制改造,全部实现了盈利,体制机制的成功变革为同 仁堂的发展开拓了更辽阔的空间•
二、指标计算:
(一)销售毛利率二(营业收入-营业成木)4■营业收入X100%
年销售毛利率二(2409060204. 55-1430146518. 56) 4-2409060204. 55X 100%=0. 4063
年销售毛利率二(2702850939. 13-1613257135. 37) ^-2702850939. 13X 100%=0. 4031
年销售毛利率二(2939049511. 33-1721837973. 25) 4-2939049511. 33X 100%=0. 4142
(二)营业利润率二营业利润十营业收入X 100%
2006 年营业利润率二2& 001. 484-2409060204. 55 X 100% =0. 1162 2007 年营业利润率
=36, 688. 93十2702850939. 13X 100% =0. 1357 2008 年营业利润率
=40, 809. 204-2939049511. 33X 100% =0. 1389 (三)总资产报酬率二息税前利润总额十平 均资产总额X100%
2006 年总资产报酬率=28, 996. 734- [ (377, 968. 01+382, 202. 54) 4-2] X 100%=0. 0763
2007 年总资产报酬率=37, 859. 554-[ (382, 202. 54+419,) 4-2] X 100%=0. 0945 2008 年总资产报酬率=41,593. 194-[ (419, 467. 66+455, 007. 25) -2] X 100%二0・ 0951 (四)净 资产收益率二净利润十平均净资产X100%
2006 年净资产收益率二15, 642. 244- [ (234, 947. 15+239, 786. 02) 4-2] X100%二0. 0659 2007 年净资产收益率=31, 260. 054- [ (239, 786. 02+338, 034. 66) 4-2] X
同仁堂获利能力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