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水华赤潮与水华是什么现象? 1998 年3 月下旬香港沿海海域和广东珠江口一带海域发生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海水泛红色、棕色或绿色, 腥臭难闻, 海水中的鱼、虾等动物大量死亡, 当地沿海各大养殖场损失惨重。据《经济日报》 1998 年5月3 日报到,此次事件,香港渔民损失近 1 亿港币,广东养殖的珍贵鱼类死亡超过 300 吨,经济损失超过 4000 万元……何为赤潮? 赤潮(red tide) , 又称红潮, 则是指在富营养化的海水中, 由于甲藻、硅藻等真核藻类的大量急剧繁殖( 当然也有少量蓝藻、原核动物等), 聚集漂浮于海面, 使水体呈现红色或褐色等, 形成非常壮观的景象, 主要发生在近海。赤潮的颜色是由形成赤潮占优势的赤潮生物种类的颜色决定的, 如以夜光藻、红色中缢虫等为主形成的赤潮呈红色, 而绿色鞭毛藻为优势种时为绿色,硅藻占优势则呈褐色,若蓝藻门的毛丝藻等大量分布时海水则为棕黄色。何为水华? 水华(water bloom ,又称水花 water flower) ,是指在富营养化的淡水中,由于以原核生物蓝藻为主大量繁殖所致( 当然也伴有少量真核的绿藻等)。主要的蓝藻有铜绿微藻、水花微囊藻、水花束丝藻、水花鱼腥藻等, 它们的细胞内含叶绿素和蓝色素等, 大量繁殖使水体变蓝或形成其它颜色,并带有腥味或霉味。历史追踪? 1972年日本磨滩发生赤潮, 一次死鱼1428万尾, 损失71亿日元, 而名贵鱼种消灭,留存鱼种品质下降。? 1986年福建东山发年一起因食用受赤潮毒素污染的贝类而造成136人中毒、一人死亡的事件。? 1999年夏天,中国渤海湾多次发生赤潮,最严重一次发生水域面积达 6300Km2 。水华与赤潮的形成原因水华与赤潮的形成原因有很多, 水体的富营养化是其主要原因。水体污染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产生水体富营养的主要原因。据研究表明, 藻类等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的生长、繁殖需要 25~ 30 种元素,其中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是碳、氮、磷等元素,碳在自然中存在量多而且易得,而水中氮、磷的含量却较少,因此氮、磷通常是水生植物生长、繁殖的制约因素。而水体污染通常是引起水体中氮、磷的含量升高的主要因素。水华——蓝藻蓝藻在水体中过量增殖, 往往形成“水华”。城市的池塘、湖泊、水沟中, 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 特别是氮、磷, 导致蓝藻的大量增殖, 使水色蓝绿而浓浊; 死亡分解时, 散发出腐臭、腥臭气味,使水质变坏。赤潮——甲藻某些甲藻是形成赤潮的主要生物,对渔业危害很大。由于引起赤潮的生物种类不同,其危害程度和方式也不同, 夜光藻等赤潮种类, 可使海水缺氧, 堵塞动物的呼吸器官, 而导致生物窒息。而有些甲藻可分泌毒素, 毒害其它水生生物, 如短裸甲藻分泌神经毒素, 直接释放到海水中, 使鱼、虾、贝类大量死亡。多边膝沟藻则在藻体死亡后产生毒素, 危害海洋生物。有些种类对鱼类、贝类不造成致命影响, 但毒素可在它们体内积累, 如果人类或其它脊椎动物食用了这些有毒鱼类、贝类就会发生中毒、死亡。硅藻硅藻是一类种类繁多的低等植物,约 11000 多种。在海洋中硅藻的种类最多, 淡水和潮湿的土壤也不少。据估测每一立方厘米土壤中有羽纹藻约 1 亿个。硅藻的身体虽
赤潮 水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