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题特点:
、内容理解、情感把握、艺术特色;
;
,涉及各种主题。
二、常见题型:
:
例:“越中山色镜中看”中的“镜中看”启发读者去想象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请作具体描述。
例: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
从“闲倚船窗看挂龙”中你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
例:(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风景”的哪些特点?
(2)诗中既表明军队正在行进,又给人静悄悄感觉的短语是-------。
、情感
感知艺术形象:(人物形象和意象)
:
:
例:(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
例:(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2)“东风忽起垂杨舞”一句极为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二、读懂诗歌的技巧
1、 关注标题
2、关注作家风格(豪放、婉约等)、语言特征(如简约、含蓄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3、抓住关键词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
5、注意诗中的意象
6、注意诗的最后两句
4、抓住关键句(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着手,分析概括,推理答题。,如抓住诗词中关键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
首先是要想一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不要急于作答,看看诗题,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示例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题目中包含了时令、地点、人物等因素,结合诗句中的“冷”、“独”、“空”等字眼,我们就不难体会到作者在寒食节,思念京师诸弟时流露出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示例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诗题点明了这是一首挽留客人的诗,诗的内容,便是诗人留客的话。诗中最后两句描写高山云深,景色奇妙,表达的是以美景留客之情。如果不注意诗歌题目,就可能误解成只是诗人自己对美景的留恋之情。
(句)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
示例
江 楼 感 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诗人为何而“思”?思的对象又是什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就会体现出截然不同的情感。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因此,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中考诗词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