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中医 先拯救传统文化
拯救中医药, 必先祛除文化‘自虐’。
废除中医之论,现在回望,已是百年之身。
一百多年前那些西风东渐岁月里,比坚船利炮、 舶来商品更易打动闭塞中国,是对急性病见效快速西医,那是中国人认识西学开始; 而随即,西风化雨让中国现代化意识疯长,此时最早一批被唾弃“糟粕”里就有中医。
对于中医认识和态度, 隐含着对于和中医血脉相连文化传统认识, 隐含着我们对于人本身认识。
很快前,由朝鲜医家在4前依据中医名家学说以汉文编就《东医宝鉴》,将由韩忆工程一项。 被误传“韩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息,仿佛并未尤其强烈地刺激那些陷于中医存废吵嚷声中大家。
对于最近中医存废之争,和由此引发对于中医“痼疾”探讨,新华社播发一篇报道称:拯救中医药,必先祛除文化“自虐”。
这篇稿件引述上世纪80年代德国慕尼黑大学波克特教授话说:“中医药在中国至今没有受到文化上虔诚对待,没有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研究和合理科学探讨,所受到是教条式轻视和文化摧残……”
不仅是中医之痛
1879年,国学大师俞樾(号曲园,是章太炎、 吴昌硕老师)发表了惊世骇俗《废医论》,旗帜鲜明地主张“废除中医”。
随即,一批近现代史上著名人物,包含孙中山、 胡适、 梁启超、 严复等人“废医”主张,更是言辞猛烈,事隔近百年,杀伤力仍在。
严复认为中医缺乏实际观察和逻辑推理,将中医药归为风水、 星相算命一类方术; 陈独秀说:“中医既不解人身之结构,复不事药性之分析。 ……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 梁漱溟认为,中医只是“手艺”,“没有客观凭准”;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对中医中药讽刺更是影响深广——“不过是一个有意或无意骗子”。 就连曾因病受中医惠泽胡适也说:“回头想想我们家里阴阳五行‘国医学’,在这个科学医学史上能够占一个什么地位。 ”
民国时期有一场更大规模中医抗争运动。 1929年,国民党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在当初卫生部副部长刘瑞恒主持下,提出了“废止中医案”,最终因受到社会强烈抵制而未果。
“妓女、 吸毒和中医问题全部处理了。 ”新中国成立后很快,曾在民国提倡“废除中医”余云岫,在当了政协委员以后, 把中医和妓女、 吸毒等问题相提并论。
这些在今天听起来仍嫌刺耳极端之论,诞生于“天朝大国”快速坠落时强烈危机感:中国要摆脱落后挨打,必需“脱胎换骨”,兴西学,弃旧学。 到五四运动时期,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大潮愈加汹涌。
就在这些意图建立“新世界”、 断然弃绝旧文化声浪中,基于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也悄然失落。
传统文化作为中医生存土壤越来越受到减弱,中医和本身传统断裂现象越来越严重。 面对中医存废困境,不少教授学者呼吁,要拯救中医,先要拯救传统文化。
长久关注中医药发展战略科技部教授贾谦认为,是忽略中国传统文化医学教育使中医质量下降,是近百年来对西方文化几乎全盘接收让中医学元气大伤。
而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件研究所所长柳长华教授说,对于中医误解源于整个世界传统文
拯救传统文化样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