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扇阅读的门——浅谈如何进行绘本阅读【摘要】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孩子的未来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寻找丰富而适合的课程资源是开展低段阅读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绘本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指导选择绘本读物, 引导欣赏绘本画面, 学习感悟绘本内容, 精心完成绘本创作, 在低年级开展绘本阅读, 能够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阅读的门。【关键词】绘本阅读画面内容创作“绘本”也称图画书, 从其发展的源头来看,是“一种专为儿童设计,依靠一连串图画和为数不多的文字结合,或者完全没有文字, 全靠图画来传递信息、讲故事的图书”。通常的大众读物, 读的是文本, 赏的是画面, 而对于绘本, 读中有赏, 赏中有读, 从画面中能读出故事,从文字中能欣赏意境,文字与画面互为补充。好的绘本,每张图像都有丰富的内涵, 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 表达绘本的整体意境, 能预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能带给孩子美的熏陶和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目标指出,小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良好的语文素养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 训练写作文章的基本技能。”叶圣陶先生曾说,“要达到这个目标仅凭借语文教材是不够的, 必须在国文教本之外再看其他的书, 越多越好。”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 才能开发心智, 主动去了解、研究, 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 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 提高自学能力。古往今来, 多少名人伟人用事实证明了: 广泛的阅读对一个人知识结构的建立、道德情操的形成、意志品质的锻炼、心理素质的培养……无一不起到重大的影响。可对于识字量少的低年级学生来说,阅读长篇的文字,理解深奥的语言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他们的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占优势, 习惯于形象思维、被动思维。他们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不长,且注意力多与兴趣、情感有关, 运用形象生动、具体鲜明的图形等直观手段, 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因此, 图文结合、简单易懂的绘本是最适合低年级孩子年龄特点的读物, 是课外阅读的首选。在低年级开展绘本阅读, 能够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阅读的门。下面,我就“如何进行绘本阅读”, 浅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一、指导选择绘本读物作为一名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连续两届的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周里,在这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步入小学的第一节课上,我选择送给了他们一个特殊的见面礼,那就是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作者艾瑞克· 卡尔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学校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奇怪和陌生的地方。它会是一个快乐的地方吗?学校里有陌生的人、有老师、同学——他们会友好吗?在我的书里, 我试图消除这种恐惧, 用乐观的态度来取代它。我相信孩子们有天生的创造力, 并且渴望学习。我想向他们展示, 学习其实是一件既迷人又快乐的事情。”画面中鲜艳的色彩, 有趣的故事情节, 带着他们踏上了属于他们的成长彩色阶梯。他们就是那如饥似渴的毛毛虫, 来到了这个大集体, 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终究,他们成为那五彩斑斓的蝴蝶,纷纷飞向天空。有了毛毛虫的引领, 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阅读的门, 走进了一个奇妙世界,《我不知道我是谁》《有个性的羊》让他们学会欣赏自己, 《逃家小兔》《彩虹色的花》让他们懂得相亲相爱,《活了 100 万次的猫》《花婆婆》让他们知道了生存与关怀,《爷爷没有穿西装》《獾的礼物》让他们明白要精彩过一生……快乐的绘本阅读开始令我们大家着迷了。班级图书角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图画书成为了孩子们学习的伙伴。孩子们在阅读课上、午读时间、亲子共读等场合, 都能每人手捧一本书, 在书海里尽情遨游。每天阅读一本图画书, 从需要家长的陪读到现在自由阅读, 从原本需要老师家长的监督到现在成为一种习惯。图书馆和社区的一些绘本馆也成为了孩子们周末的好去处。在这个纷扰嘈杂的世界里,一些简单的线条、一些可爱的画面、一段简单的故事,也许更能打动人们的心,这大概就是绘本的魅力! 二、引导欣赏绘本画面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 面对长篇的文字, 容易产生恐惧及排斥的心理, 他们更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画, 通过欣赏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去读懂故事内容。因此当各种各样的小动物、花草树木被色彩鲜艳、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 演绎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时, 他们更是爱不释手。他们阅读色彩鲜艳、情节生动的图画书, 好像将自己置身于书中的情境, 与主人公共同演绎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这样, 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了, 能比较积极主动地、轻轻松松地完成阅读, 快快乐乐地走进文本。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灰姑娘、坚定的锡兵……他们陪伴孩子们长大, 可是当你手捧着《安徒生童话经典典藏》系列绘本时, 你的心会随着那画面融
打开一扇阅读的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