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丹:2012年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分析与启示 2012年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分析与启示郭丹(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近年来社会责任广受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也引发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热潮。本5L~X2012年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主题文献为样本,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特点与问题,并得到启示。关键词:2012年社会责任会计会计研究分析与启示社会责任理念的诞生是可持续化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和谐、健康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不仅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社会责任话题,在理论界也掀起了社会责任研究的热潮。自《在经济特区实行社会责任会计的设想》(李铜新,1985年)问世以来,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并于1994年(31篇)和2005年(41篇)引起了两个大的研究高峰,在2008年首次实现社会责任会计研究文章突破100篇。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我国社会责任会计2012年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以揭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特点与问题,从而为各专家学者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现状、进一步研究社会责任会计提供参考与依据。 2012年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统计分析(一)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规范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两大类,本文在以规范、实证方法归类统计后,又重点列示了案例、综述与问卷调查方法的统计结果。从统计结果表可以看出,2012年社会责任会计研究仍然以传统的规范研究方法为主,占总量的3/4 以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文献合计29篇,%,其中案例研究比重较大,约占实证研究的一半,%。另外,研究综述2篇,文献比例非常小,%。偏好规范研究,实证研究问题较多。截至2012年,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这些研究基本集中于规范研究,规范研究文献在文献总量中占据绝对优势,这可能与两个方面的因素分不开:一方面,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研究还不完善,关于社会责任会计各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不能很好地为实证研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实证研究涉及到数据资源的搜集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其研究的难度。再者,从实证研究的文献内容情况来看,有些只是数据模型的抽象表达,尤其是高校研究者容易沉迷于数学的演绎,而忽略我国会计现实。同时,在我国,实证研究的数据真实性也有待考究,部分原因在于该数据自提供源头便是“垃圾数据”,没有研究意义,其次是在数据的处理过程中,许多研究人员会进行“数据调整”,任意更改数据。(二)研究领域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会计研究的特征与启示》一文中,邵庆瑞等按照一般问题、行业问题、政府部门问题、非营利组织问题以及其他的研究领域为划分标准进行统计分析。因此,本文结合2012年社会责任会计实际研究情况,在此标准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上市公司问题研究。“上市公司问题”的归类与一般问题、行业问题存在交叉情况,如《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评价研究》(董淑兰,2012)被同时归入上市公司问题、行业问题。由统计结果可知,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的一般问题研究(101篇),比例很大,%;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行业问题研究相对较少(23篇),%。同时,研究上市公司的文献有l2篇,%。一般问题研究占绝对优势,研究对象过于狭窄
2012年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分析与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