醪糟的步骤和讲究在下面开始详细道来。
1. 主辅原料:
主原料为糯米。糯米有圆糯,长糯,紫糯之分,以圆糯最好。如用其他粮食做,也是要糯的好,如糯小米,糯玉米,糯高粱。如果不用糯米做出来的成品味道稍逊且性状象稀饭一样。
辅料为酒曲,味道的风格就由酒曲决定。以前只有在赶场时在摆地摊的老婆婆处买,现在则可在网上买到。比较出名的有四川大竹醪糟麯,江苏苏州甜酒麯。另外上市公司安琪酵母生产的“安琪牌甜酒曲”在全国的各大超市都有售。重庆醪糟小贩的酒曲则听说来自四川资阳。
2. 工具:
面盆,蒸锅(及蒸布),瓦罐(或玻璃罐,不锈钢锅),均须要用洗涤剂清洗干净油腻污秽。
另外还需要棉絮(或棉被),电热毯(冬天用)
3. 糯米加工:
将米倒入面盆,加水浸泡5-10小时(夏天短冬天长)后,控干水后倒入蒸锅蒸熟再倒入面盆冷却备用。
花絮1:曾听高人传授是蒸米的关键是要夹生!最佳是“三星”即米的中心有两三点白的生点。经反复验证此纯属谣言,准确的是:要蒸熟透!具体的就是蒸锅上蒸汽后大约30-40分钟,时间再长一点也无妨。
花絮2:如果没有蒸锅,用电饭锅煮也可,具体就是米淘了后不经浸泡直接在电饭锅里煮熟,这里的关键是饭不能煮稀,加水要恰到好处。
4. 酒曲准备
按照糯米的量按照说明书规定准备准确分量的酒曲,不准确的后果如下:如果酒曲不够最后的成品味会偏酸,如果酒曲过量最后的成品色会偏红。但如果是冬天天冷酒曲应增加10%左右以抵消天气的影响。
按照糯米的量准备一定分量的温开水(这个环节为本人独创其效果是使生产醪糟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加水量大致按每公斤米加水400ml。水少了增加拌麯难度,水多了最后的成品味会偏酸。
将酒曲放入量好的水中化开成为酒曲水,如果是粉状的安琪酵母只需搅拌几下即化开,如果是石蛋状的大竹酒曲则要用刀切碎泡一个小时以上到完全化开。
5. 拌麯
待糯米饭冷却到30度左右时(手插入饭内感温热不烫)为最佳拌麯时间,此时将调好的酒曲水倒入糯米饭中搅拌均匀。注意一定搅拌均匀!否则成品会出现生熟不齐甚至味道不佳的后果。
在搅拌中可体会加水的分量是否合适:饭不太粘且不稀,此时最利于搅拌(如果水不够饭会很粘不好搅拌可酌情加水)。
花絮1:传统的拌麯方法是将冷水拌开糯米饭(加水的多少完全没有说法,可能只有高手才知道奥秘),然后再洒酒曲粉,然后再开始搅拌。其结果是搅拌不易均匀,生手极易失败。
6. 装罐发酵
将拌好的饭装入瓦罐(或其他容器)中,饭表面用勺抹平,容器加盖。然后用棉絮包严。如果是冬天则还有加裹电热毯,如春秋天气温较低可前半天加电热毯。发酵时间一般一至二天。发酵完成的标志是:开盖观察糯米饭整体漂浮起来且有醪糟香味,品尝感觉是纯甜味。
花絮1:曾听传说:饭表面中央要用手指戳一个坑,有的还要在坑内洒少量酒曲。实践证明是完全没有意义,特别是洒酒曲还影响成品美观。
花絮2:曾听传说:冬天才需要包棉絮,热天不用包或者用毯子包。实践证明必须包棉絮,否则发酵时间会延长使味道偏酸甚至产品报废。
花絮3:加裹电热毯是技术活,温度太热会使发酵失败,太冷会使发酵时间延长使味道偏酸。
花絮4:发酵时间超过两天还没有发酵完成的标志,此批成品的质量会打折扣(即会有些酸味)但不影响食用。若发酵时间超过四天还没有发酵完成的标志,则成品后酸味较重,应该按失败处理了。
7. 二次发酵
将发酵完成的醪糟罐撤去棉絮,并将成品翻抄一遍,加盖后放置自然环境中继续发酵。二次发酵时间从1天到10天自便,产品在此过程中的风味变化为:较甜─纯甜─超级甜─甜中带酒味─酒味浓郁─逐渐变酸。可每天品尝后根据爱好停止发酵,装瓶封口放冰箱保存(冰箱存放可保持口味一月以上)。
花絮1:著名的“窝窝”,就是在纯甜阶段装瓶销售的,此时成品的特点是香甜软糯,保持糯米饭的口感和醪糟的味道。
花絮2:超级甜的效果是吃下去会有“割喉咙”的感觉或会想咳嗽,与此相同的情况只有在大口吃纯蜂蜜时发生。
花絮3:酒味浓郁时酒精度应该很高,会醉人的,开车者不要品尝。
花絮4:做四川著名的醪糟蛋或者醪糟汤圆,应该采用酒味浓郁并带酸味的成品,味道最正。
盛夏酒酿制作大法-大米vs糯米
醪糟,米酒,酒酿……制作过程
自己动手做糟卤
绍兴黄酒的制作工艺
中国酒大观:第三章中国的黄酒
古法酿醋传承镇江香醋文化
中国酒大观:第四章 中国的蒸馏酒
中国酒大观:第二章 中国的酒曲
酱油是怎么酿造的
醪糟的步骤和讲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