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计算机基础知识.ppt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3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讲 计算机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史
2、熟悉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原理及
各部件的功能(重点、难点)
3、了解计算机信息单位的换算
4、熟悉鼠标键盘的基本操作(重点、难点)
5、掌握计算机的启动方式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 当时主要被用于做科学研究的数学计算,所以就把它称之为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可以达到5000次/S, 体积非常宠大,只能供专业人员使用,这在当时的计算史上产生了一个划时代的意义,其英文名为 ENIAC 埃尼阿克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一、为什么?
第一讲 计算机基础知识
*
ENIAC 档案
世界上的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体积庞大,重达30吨
占地179平方米
启动电力150000瓦
含18000个电子管
仅能保存80个字节
服役期:~
上图是工作人员在这部最原始的电子计算机上工作的情形
它的出现,开创了一个计算机时代,引发了一场由工业化社会发展到信息化社会的新技术产业革命浪潮,从此揭开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第一讲 计算机基础知识
二、计算机的发展价段
第一讲 计算机基础知识
阶段
起止年代
主要电子元件
特点与应用领域
第一代
46~57
电子管
体积大/速度慢/耗电量大/容量小/成本高/可靠性差,使用机器语言编程/外存为磁带/用于科学计算
第二代
58~64
晶体管
外存为磁盘/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下降,用于数据处理,工业控制
第三代
65~69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体积、功耗进一步减小,可靠性及速度进一步提高,用于企业管理,城市交通,出现了网络
第四代
70~85
大规模集成电路
性能大幅提高,价格大幅度下降,广泛用于社会各个领域
第五代
86至今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逐渐走向人工智能化,并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具有看、听、说、读、写等功能 智能计算机(未来)
应用于科学研究,军事领域
成本大大降低,进入快速发展普及阶段,进入各行各业,不只限于科学研究使个人电脑(pc)成为可能
——以采用的逻辑元件作为划分标准
电子管几十万~百万 次
晶体管
5千~4万(次/秒)
集成电路
百万~几百万 次
第一讲 计算机基础知识
大规模、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几百万~几十亿次
三、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巨型化:速度极快功能极为强大(用于尖端科技研究)
微型化:①体积小、②普及
网络化:降低成本、信息传递 实现|天涯若比邻|
智能化:人机交互(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
第一讲 计算机基础知识
多媒体化:让生活进入图文声像的世界
发展特点:
体积越来越小
运算速度越来越快
性能价格比越来越高
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第一讲 计算机基础知识
*
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
2、信息处理
3、实时控制
4、电子商务
5、人工智能
6、上网和游戏
7、计算机辅助工程(CAD CAM CAI)
第一讲 计算机基础知识
硬件:
软件:
四、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软件:包括电脑运行时所需的程序、数据及相关资料。没有软件系统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第一讲 计算机基础知识
构成计算机的所有物理装置的总称
(看得见、摸得着)
计算机运行时所需的各种程序及相关资料
·汇编程序、编译程序、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等·
(看不见、摸不着)
硬件是软件的物质基础,软件是硬件赖以发挥的条件
(重点、难点)

计算机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5.10 MB
  • 时间2020-12-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