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书 学案卷 小考本
课前准备
记背内容
《 关雎》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白鹿原》的基本情节。
2、概括选文部分的基本情节及其作用。
3、掌握主要人物形象和思想文化‘’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节选部分的主要情节。
(1)白嘉轩给两个儿子断了偏食;
(2)白嘉轩不肯替两个儿子撵走卖馍客;
(3)白嘉轩决定翻修祠堂,创办学堂;
(4)插叙祠堂来历、村庄历史及白鹿二姓的根源;
(5)插叙鹿家老太爷未了的遗愿;
(6)白嘉轩与鹿家商讨翻修祠堂的方案;
(7)翻修祠堂开工,族人出钱出力;
(8)工程竣工戏班子大唱三天三夜;
(9)白嘉轩与鹿子霖一起请先生,朱先生举荐徐秀才坐馆执教。
(10)开馆典礼。
精彩展评
展示题目
展示地点
展示
点评
一
后黑板
8C1
1B2
二
后黑板
7C1
2B2
三
后黑板
6C1
3B2
注意:展评同学需在黑板上注明题号、组号、 层次号、姓名
目标要求:
(1)要求:
口头展示,声音洪亮、清楚;
书面展示要分层次、要点拨,书写要认真、规范。
(2)非展示同学巩固基础知识(记忆字词)、整理落实学案;不浪费一分钟,小组长做好安排和检查。
(3)力争全部达成目标,A层多拓展、质疑,B层注重总结,C层多整理,记忆。
注意:点评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记好笔记、大胆质疑。有价值的质疑将给小组加分。
本文的主要情节是翻修祠堂和兴建学堂,在此前后作者安排了哪些具体情节?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色?达到什么艺术效果?
(1)之前记叙祠堂来历、村庄历史及白鹿二姓的根源,鹿家老太爷未了的遗愿;之后又写了工程竣工戏班子大唱三天三夜,邀请徐秀才坐馆执教,以及开馆典礼。
(2)之前主要采用插叙的记叙方法。这些的插叙部分主要在于为后文的翻修祠堂和创办学堂作铺垫。
(3)之后的情节安排主要在于来渲染翻修祠堂和创办学堂的热闹气氛。
学堂的修建,白嘉轩思想中“耕读精神”表现在哪里呢?
“耕读传家”从来是农耕文化和家族制度的规范之一,白嘉轩始终把它视为治家、治族的根本方略。先来看“耕”,他早年并不缺乏经济头脑,但他终于退守朱先生的教导:“房要小,地要少,养个黄牛慢慢搞。”坚持只雇一个长工。我国封建社会结构的长期稳定,毫无松动的经济原因在这里可以找到它真正的答案。再来看“读”,白嘉轩一贯重视教子读书,教族人读书,但这必须是孔孟儒学,对于所谓新学,他天然地持怀疑、拒斥态度,这些都足以反映他思想中保守的、封闭的、顽固的一面,表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结构中的不合理因素是怎样制约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
训练案
文章结尾学堂开馆典礼作者为什么写得那么详细,试结合历史背景加以分析。
[明确] (1)突出小说的主旨。揭示出宗法社会所蕴涵的道德力量的强大。(2)批判对仁义的固守。本来建学堂是一件善事,可在白嘉轩、朱秀才这样以悲壮情怀固守之下,难免不会有所压制和束缚。
10.《白鹿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