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班组长的质量职责
一、班组长在现场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班组是企业生产活动的第一线,是企业工作的落脚点,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环节。班组长是班组实现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班组长应该在以下8个方面积极发挥领导和组织作用,将本班组建设为先进的班组。
(1)领导本班组职工不断追求高质量、低消耗和高效率。
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细胞组织。企业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各个班组的作用。班组长应根据企业方针、目标的需要,结合本班组的任务,领导、团结全体成员不断地追求高质量、低消耗和平演变高效率。高质量就是要充分运用班组配置的人员、设备、工具、材料、技术、方法等条件,最大限度地提高符合性质量;低消耗就是要不断地减少生产班组内人力、物力、时间的浪费现象,降低废品率,次品率、返修率,降低工时、材料工具和各种物料的消耗水平;高效率是低消耗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例如:
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人均产量、机台产量、单位作业面积的产量等。在充分分析需要和可能条件的情况下,班组长可以分别确定各个成员、各机台、各个岗位的目标,并组织实施。
(2)组织学习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增强质量意识
组织班组成员学习质量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是不断提高质量意识,提高班组质量控制能力,盲目性,增强自觉性的必要途径。组织学习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①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正确理解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产品质量的形成规律、产品质量和影响因素的关系、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等。
②克服对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偏见和错误认识。
正确处理质量与数量的关系,质量与消耗的关系,自主保证与专职检查的关系,技术与经济以及生产与管理的关系。
③不断提高质量意识。
使每个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对质量负责的思想;树立顾客第一,使顾客满意的思想;树立预防第一,着力于消除影响质量的隐患因素,以自己优异的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的思想;增强不满足于现状,勇于实践,不断改进的意识。
④结合本班组、本岗位的工作,掌握预防缺陷、自我保证、自我控制质量的质量管理方法。
(3)加强基本功训练,认真落实“三按”生产和“三分析”活动
操作技能和基本功是保证质量的基本条件。班组长要结合工作需要,有计划地组织练兵活动,学习有关专业技术知识,开展操作竞赛,学习观摩先进经验等,不断全组人员的操作业务能力,使每个工人能用途自己的工作。班组长还要教育、督促组员严格“三按”生产,即按图纸、按标准、按工艺要求进行生产,这是工人生产操作和评价工作结果的依据,也是保证质量的必要条件。班组长要及时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分析质量问题的危害性,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应采取的措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有效地防止质量问题的重复发生。
(4)不断寻找问题点,提出改进课题
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应着眼于不满足现状,要不断进取。如果满足于目前的工作状况,认为不存在问题和差距,那么工作就停顿不前了。所以班组长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善于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带头组织班组职工实现现场的改进。
班组长质量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