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老桐刊笔盒.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老桐刊”笔盒白云之下竹雕是我国特有的一门艺术。它发端于战国时代, 成熟于唐宋时期,到明清两代达到高峰。明清两朝, 我国江南一代竹雕艺术蓬勃发展, 涌现出了一大批技艺高超的竹雕艺术家, 他们创造和采用了多种雕刻技巧, 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如嘉定派的朱松邻、朱小松和朱三松, 金陵派的濮仲谦, 以及运用“薄地阳文”的吴之璠、“立体圆雕”的封锡禄、“铁笔深刻”的周颢、“平面浅刻”的潘西凤和“剔地留青”的张希黄、尚勋,等等。这些艺术家的竹雕作品不仅当时就为人们所喜爱, 时至今日仍然受到收藏爱好者的追捧。能寻觅到一两件明清时期名家的竹雕作品, 是许多收藏者的梦想。我有幸得到一件清代著名竹雕家潘西凤的竹刻小品。潘西凤( 1736 年— 1795 年) 字桐冈,号老桐、老同、板桐等, 是清代乾隆年间的竹雕大家。潘西凤精于刻竹, 曾在竹筒上摹刻王羲之《十七帖》, 精妙绝伦, 当时的著名书法家翁方纲为之作跋, 嘉庆年间被收入内府。潘西凤祖籍浙江新昌, 长期侨居扬州,与当时画坛的“扬州八怪”交往很多, 并和郑板桥等人结为挚友。郑板桥十分欣赏潘西凤的技艺, 曾吟诗颂之:“年年为恨诗书累, 处处逢人劝读书。试看潘郎精刻竹, 胸中万卷待何如? ”潘西凤刻竹以“平面浅刻”( 也称“阴文浅刻”) 为主, 偶而也作留青雕刻和圆雕,传世作品大多为“平面浅刻”。我收藏的潘西凤作品是一只红木盖贴竹黄笔盒(也称笔匣)。笔盒为红木所制,长 28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盒内有双槽,可以存放两支毛笔。盒盖贴的竹黄上仅刻着两棵树,一高一矮, 署有“老桐刊”三字。整个画面虽然只是寥寥几笔, 但两树的苍劲之气已跃然欲出,看着使人感到一股

老桐刊笔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