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一、【内容情感型】
提问方式:(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藏万千的景象。
步骤二(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立求完美。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记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例】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问)“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诗句描写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步骤一(景)这诗句描写了崇山峻岭间,孤烟袅袅、残阳西沉、孤城紧闭这样一副塞外风光。
步骤二(情)抒发了守边将士壮志难酬、思念故乡的情怀。
二、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1)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诗歌中多处用到某种写法,请你找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答)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梨花比雪,雄奇明丽,新颖独特,落笔传神。不只写出了雪来得突然,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
【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哲理?
(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是比喻在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后来的欣赏者和引用者不以“沉舟”和“病树”自比了,而只是采取这一联所表达的哲理,来表明:没落的事物就让他没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社会会前进,前景无暇美好的道理。
鉴赏技巧
(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
(对比、衬托、渲染、用典、抑扬、联想、想象、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答题步骤
步骤一:(用什么方法) 步骤二:(写什么
初中古代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