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粮食》教学设计隆化县大坝中学冯海森一、活动主题的确定现如今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呵护,却不知父母生活的劳累艰辛,每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在吃、穿方面攀比现象非常严重,根本不顾及家庭经济状况,挑吃挑喝,感觉不可口的饭菜随意丢弃,食堂餐桌剩菜、剩饭比比皆是,有的同学刚买的带有很好包装的食品, 不小心掉在地上, 不但不弯腰拾起, 甚至还踏上一脚, 以此满足虚荣,感觉有“派”。种种现象,不但严重浪费、糟蹋粮食, 而且污染了生活环境,尤其是给家庭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担。二、活动目标 1 、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与宝贵。 2 、使学生懂得粮食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 3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身边事物、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明辨是非的能力。 4、通过活动, 使学生养成勤劳、朴实、节俭、勇于吃苦、为父母分忧的良好生活习惯。三、活动重、难点重点:观察搜集整理生活中浪费粮食的事例。难点:激发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热情,养成节约的生活习惯。四、活动准备 1、思想准备:想一想,自身生活中有哪些浪费粮食的现象,如何避免与杜绝。 2 、器材准备:笔、纸、照相器材、光盘、录像带、 VCD 机、实物投影仪等。 3、资料准备: A: 收集家庭生活及周围社会生活中, 浪费粮食的各种现象资料。 B: 收集周围生活中, 生存、居住条件较差, 甚至是处于饥饿状态的人与事。表一、家庭餐桌基本情况统计调查表主食副食剩余饭菜处理方法细粮粗粮肉类豆、蛋类蔬菜类咸菜防腐保鲜饲养家畜家禽随意倒掉早餐中餐晚餐表二、家庭经济情况问卷调查表(以年为单位) 收入(单位,元) 支出(单位,元) 项目种植养殖务工其它日常医疗学习其它钱数剩余合计= 总收入- 总支出经济状况是否富裕,比较富裕,贫困,要求据实填写。 4、组织准备: 活动时采取个人、小组课外搜集资料、素材, 班内展示、交流研讨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五、活动实施 1 、激趣导入教师:人是铁、饭是钢。(停顿) 学生:一顿不吃,饿得慌。教师:说明什么? 学生:人生存离不开粮食。(回答出是这个意思即可) 教师:布置学生背诵《锄禾》。学生:背诵《锄禾》。教师:《锄禾》说明粮食的来之不易, 是农民血汗的结晶, 人类的生存靠的就是粮食,故我们必须珍惜每一粒粮食。 2 、个体活动学生: 请个别同学发言, 反思在生活中都有哪些浪费粮食的现象, 今后在生活中应该怎样避免或杜绝, 同时例举所看到浪费粮食的各种现象。(可展示照片或图像资料) 教师:针对个体活动情况,教师做简洁激励性点评,构建积极、和谐的活动氛围。 3 、小组活动学生: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就本组观察、搜集、整理浪费粮食的现象,结合具体的照片、影像资料说明,并分析造成浪费的原因。帮助制定出避免浪费粮食的可行性方案与措施,并在小组间展开讨论,将讨论结
《珍惜粮食》教学设计——冯海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