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班主任国培心得.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班主任国培心得.docx班主任国培心得
班主任国培心得(i):国培班主任心得体会
让花儿在心中绽放
平山县寨北中学 刘江梅
师范毕业后,我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人名教师,跨入教师的行列,品尝了教师职业的心酸, 结果以失败告别了我的漂泊生涯。2009年以一名特岗的身份踏上了我的教师航船,扮演了 “舵手”的角色,一干就是两三年。
2013年的7月,我幸运地接到了河北师大组织的国培邀请,再次回到了学生的位置。 走进河北师大的校园“求真知、怀天下"六个大字醒目于心,也告示自己:进入这个校门,追 求的是新知识,修炼的是博大胸怀。在这里我去掉了往日的浮躁、自卑、抱怨,学到了这样 三句话:
一、空杯心态
炎热的夏天,坐在将近二百人的教室里,显得有些浮躁,似笼中之鸟,失去了自由。找 不到那种代替工作的轻松。孙英娟老师出现了,她说:“在这里要保持一颗求新的心态刘 毅伟老师来了,她说:“在这里要有空杯的心态,来时抛去以前的思想,回去时也要把杯子 倒空。'' 是的,无论自己以前如何,坐在教室,我都应该静下心来,把自己当作刚入
学的小学生,聆听老师们的教诲。学习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方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管理套式,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浮躁了,我问自己:“今天学了点什么? ”“没什么,今天 的老师讲的太枯燥了,我都困了。’'这种思想在我的脑海中出现时,我就拿魏书生做校长时 和学校老师的一番对话告诫自己:
“今天讲座学了点什么? ”
“没什么,还没我讲的好呢,浪费时间。”
“没收获,那车费不报销了。”
“不!不!魏老师,他讲的还是有好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的。"
简短的对话,折射出我们教师出来学习的心态,敷衍了事。其实这是害了自己,要善于 发现别人的优点。所以在。我知道机会来之不 易,更明白作为一名教师路上的新手,尤其是班主任,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听课,国家花钱, 我受益,何乐不为?返回岗位,面对学校每周一节的听课,教研,岀外培训,我不再抱怨自 己太累,自己没时间。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这些都是在帮助我成长,求学、求新的空杯心态让 我没有了工作的压力,心里平衡了,我也轻松了。
二、控制自己能控制的
学校是个小型的社会,反观自己艸年的教学生涯,我几乎天天在抱怨,抱怨自己干活多, 挣钱少;抱怨学校的管理制度公平;抱怨我的学生笨;抱怨学校杂事多 在抱怨声中 我痛苦了两年。因为我抱怨越多,牢骚就越多,我心里就越不平衡,越觉得自己干老师不值。 可结果呢?我不能左右学校的教学规划(我不在领导的位置上),也不舍得这份“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的正式工作,自然就产生了职业倦怠,过“得过且过”的日子,幸福便悄悄上地离 我而去。然而幸运的是在这里我找到了我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法宝——学会微笑,控 制自己能控制的。魏书生老师也说“人呐,必须放的下,才能
拿得起,对自己没有办法左右的事情,不着急了,不上火了。放下了,知道了:想活这 段儿,就这样。处在自己的职位,踏踏实实干好属于自己的那点事儿,心就静。”于是在工 作中,我除了上课外,尝试走进操场锻炼身体,坐到办公桌前潜心读书。幸福之花也会悄悄 扎根生长。
三、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
魏书生老师的教学理念是“我让你做变成我要做",曹萍老师的授课也让我看到了这种主 动的“做"是源于孩子的内心需求,有了“做"的动札 才会有“做”的兴趣、行为,随之带来“做” 后的成效。明白了需求理论后,便尝试运用。
教学中,我不再一味的讲授,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激发他们学习动机上。比如在讲河大版 语文教材七上第三单元的“童年"主题的文章时,我通过组与组竞赛,自己随意点名制等各种 形式诱导他们去读课文,去复述课文。转化学生角色讲解字词,主动去搜索自己记忆深处的 美好童年,剖析自己,对比作者或主人公。从分析人物的性格、形象入手,带岀表现人物形 象的事件,串入写作背景,体会情感,再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下课了学生说:“老师, 听你的课我们像又回到自己的童年时代。老师,这样的课,你不讲,我也知道自己该怎样 自学了老师,学了这单元,我知道怎样去写人物类的作文了,人不离事儿。" 谈
谈自己的童年、听听学生的童年、看看作者的童年,分析了课文、体会了情感、学会了赏析、 训练了写作。我觉得这才是有收获的一节课,学生愿意说口己的看法了,比什么都强。
实践中真止体会到了兴趣是第一位老师。
管理中,作为班主任,我改变了自己权威压倒-•切的旧思想,不再怵吵架、丢东西等琐 碎事,按照需求理论,我减弱了对事件背后的原因探讨,而是用心聆听他们的说辞,扑捉他 们的内心需求,思考事件背后的人的行为的正面意义。本着解决问题为目标,寻找更好的解 决问题的途径。在我接到初一2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发现一起学生打骂事件我都有尝 试用心理学的同理心去感化

班主任国培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54 KB
  • 时间2021-01-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