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诚信的经济学分析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诚信的经济学分析论文.doc诚信的经济学分析论文
诚信的缺失与功利的社会
写下诚信的题目,我想起一所著名高校发牛的事情。
由于学生作弊屡禁不止,学校决定治乱世用重典,遂于期末 考试前遍告校园,称对作弊者一经查实即以开除论处。这一 政策甫经公布,即引起轩然大波,居然有近半数学生对此口 诛笔伐,认为太过严厉,还有学生表示持保留意见。我不禁 纳闷,诚信到底怎么了?
右二高校时,我不时收到11外大学的询问函,说是感谢 我向他们写推荐信举荐贤才,而我连被推荐者长什么模样都 不知道。诚信缺失似乎成为目前中国经济与社会中的痼疾, 古人那屮“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的豪气现在已是缈 若晨星r,以至于史玉柱还债这样理所当然的行为被视为不 寻常的义举。
报章杂志对诚信的讨论让我想起一个关于诚信的童
话。话说一个国王没有子嗣,打算从民间遴选一个小孩做王 子,办法是给侯选者每人一颗牡丹花种,看谁种的花儿最漂 亮、花朵最多。到了评比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小孩都捧着鲜 艳漂亮的牡丹花相互争奇斗艳,只有一个小孩捧着那颗种子 伤心落泪,他没有种出花来。但是,恰恰是他被选中了,因 为所有的花种都煮熟了,是不能成活的。这个故事的诉求很 鲜明:人要诚实,因为诚实可以给你带来好处。诚信本来是
一个社会道德问题,在这个故事中却变得功利起来。
经济学家还会告诉你,缺乏诚信提高了交易成本,妨 碍了交易。制度经济学大家威廉姆森认为,由于利己主义动 机,人们在交易时会表现出机会主义倾向,总是想通过投机 取巧获取私利,如不履行合约中规上的义务,曲解合约条款, 以信息优势欺骗对方等等。这样一来,在交易时就得讨价还
价,
得调查对方的信用,
得确保履行合约,交易成本就非常
高了。交易成本过高时,也就不值得交易了,于是一个潜在 的帕累托改善就不能实现。这…番推理的言下之意是,有诚 信,才能实现有效率的交易。笔者认为缺乏诚信也是我国市 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力。这还是一个功利的思路。
童话与理论都是论证诚信缺失后的恶果的,我们也不 妨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讨论个人信用缺乏的原因,也就是用经 济学方法探讨诚信问题。
诚信缺失的根源——经济人与成本收益比较
诚信是个人的行为。个人首先是一个经济人,加上其 他一些情感因素就变成一个社会人。经济人只考虑物质利 益,社会人还追求物质利益之外的东西如利他主义、同情心、 责任感等等。但无论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人都是理性的。
理性的含义是会算计,以最节约的方法达到目标。
在考察诚信时我们只考虑人的经济人特性。作为一个
经济人,他追求金钱或物质利益,而诚信是获得这些的手段 之一。因此,对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不妨从经济学的思路来 考察,将其建立在个人对成本收益比较的基础上。
如果一个人是诚实和守信用的,他会有一种良好的自 我感觉,会感到心情愉悦,毕竟每个人都有追求高尚的动机, 举止得体、品行端正让自己在心理上感到安宁和欣慰,在道 德归属上升华。此时,人是一个社会人,而诚信也就成为效 用之源,是一个好东西,而不是坏东西。与此同吋,一个人 诚实与守信用的品行也会给他带来好处,使他很容易地找到 交易伙伴,低成本地进行交易,最终获取利润。没有人愿意 和一个缺乏信用的人交往或做生意。此时,人是一个经济人, 如同我们在前面的童话中所看到的,诚信是利益或good之 源。
另一方面,维持诚信也是有代价的,并非免费午餐。 交易商品或服务时,你必须按照约定条件付款或交货,哪怕 自己遇到重重困难。即使投资遭受损失,也要想尽办法还回 银行贷款。当申请学校时,即使成绩不够理想,也不能修改。 当借款到期时,就算所有的钱都套牢在股市,也要斩仓套现。
一个人是否坚守诚信取决丁 •守信的机会成本与不守信 的机会成本的比较。如果维护个人信用要付出巨大的财富代 价,诚信的动机会降低。如果不诚实毁坏了一个人的前途, 诚信的动机就加强。马克思评论资本家说:“一旦有适当的 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
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 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白的利润,它 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 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这好象不止是说资本家,也 适用于一个没有道德约束的经济人。其实资本家也是普通的 经济人,并不是因为他有资本后就有了自私的动机,自私的 动机与生俱来。高校的学术作假在学术界是一个公开的秘 密,显然是一个诚信问题。但你会发觉,二流的学者作假的 可能性多于一流学者,原因就在于,抄袭是二流学者获取名 利的快捷方式,而一流学者凭借自己的实力与努力就足以在 事业上取得成功,如果抄袭或伪造实验数据,一世英名就会 付诸东流。
循此思路观察,结论让人诧异。有能力的人、有财富 的人坚守诚

诚信的经济学分析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92 KB
  • 时间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