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爱心,传递幸福
——孙吴县奋斗乡小学王昕竺
古往今来,家长对孩子最殷切的期许莫过于“望子成龙”,然而,对于怎么样去培养和教育孩子,每个做家长的万网感到困惑,不知道从何入手。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应该是最重要的。
自从来到奋斗乡中心小学,我了解到,大多同学的家长因为自身经济条件限制,几乎都抛下田地,到县里或大城市打工,无法照顾孩子,使很多学生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几乎整年,甚至几年不能与父母见上一面,在长期缺少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回到家里,根本没有人操心他们的学习,也很少有人教他们如何做人,有隔代教育的溺爱或者亲戚朋友的“放养政策”,使这些留守儿童不仅在学习上落后,在人格上也发展不健全。
为了能够缓解这种现状,我决定为留守儿童做一些事情,希望不仅在学习上对他们严加管教,更希望能在生活中多给他们关心和呵护,温暖他们孤独的内心,帮助他们快乐成长。
首先,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开了一次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班会,因为五年级是高年级,希望通过这样的班会形式,能告诉同学们什么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都有哪些困难需要我们帮助,
作为高年级的同学,要如何照顾低年级的留守儿童。就学习来说,留守儿童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弥补差距……
班会后,我组织班级形成留守儿童一帮一小组,不仅要在学习上帮助他们,更要在生活中给予他们温暖。
(介绍留守儿童信息)
(分发资料)
(学生代表发言)
其次,我要求同学们将我打印的有关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和家长应尽的义务带回家,交给爷爷奶奶或叔叔婶婶阅读,希望他们能用更多的关爱和更正确的方式对待留守儿童。
(姐姐帮妹妹擦眼泪)
在生活中,我经常帮助一些留守儿童扎辫子,穿衣服等等。有一次,我给二年级张彤彤同学梳了一个漂亮的发型,她照完镜子,激动的说:“老师,我妈妈从来没给我梳过头发,她在我头发短的时候就走了,等她回来看我,我自己就已经会梳头啦
”。听到这番话,我的心里酸酸的,想到自己小的时候,妈妈因为工作忙,也没有给我梳过几次头,上学总是扎着歪歪的小辫子,当时心里总是很羡慕其他小朋友。想到这些,我想我一定要
爱心奉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