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
1、硝酸酯类是如何发挥抗心绞痛作用的?
2、 硝酸酯类与-R阻断药合用于心绞痛有何优点?
3、不同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黏膜的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以渗出为主的过敏性疾病、预防过敏性疾病)该如何选择治疗药物?
第23章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Drugs Acting on the Blood and Hematopoietic System(1)
The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辛志伟
第1节 抗凝血药
Anticoagulants
第2节 促凝血药
Coagulants
目的和要求
To be master:肝素、维生素K的药理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
To be familiar with:常用抗凝血药与促凝血药的作用机制。
To be known:其他抗凝血药与促凝血药的特点与用途。
Professional terms:coagulants;anticoagulants;heparin;warfain;vitamin K;urokinase
第1节 抗凝血药 anticoagulants
一、概述
(一)生理性止血过程:
1、血管收缩;2、血小板粘附与聚集;3、内、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启动(血栓形成)
(二)凝血与抗凝血系统:
1、组成:凝血系统:全部凝血因子
抗凝系统:抗凝血酶、纤溶系统
2、关系:相辅相成,对立统一。
Fig.
Anticoagulants 2
(三)抗凝血药的分类:
1、凝血酶抑制药;2、香豆素类;3、钙离子络合药;4、促纤维蛋白溶解药;5、抗血小板药
二、常用抗凝血药
(一)凝血酶抑制药
1、肝素类(依赖AT-Ⅲ)
【来源】 肝素(Heparin)最初得自肝脏;现多从猪的肠黏膜及猪、牛的肺中提取。肝素经化学或酶解后即得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 )。
Anticoagulants 3
【化学】 肝素类为具强酸性的黏多糖硫酸酯。肝素分子量5~30 kDa,平均12 kDa;低分子量肝素平均分子量<。
【体内过程】
吸收:口服均不吸收,肝素只宜静注;低分子量肝素可皮下或静脉注射。
分布:60%分布于血管内皮,很少到血管外。
消除:主要经肝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肝素酶分解后经肾排泄。尿中有部分原形药。t1/2随用量增加而延长。低分子量肝素作用较持久。
Anticoagulants 4
【药理作用】
(1)抗凝血作用
作用机制: 激活AT-Ⅲ→抑制或灭活Ⅱa、Ⅸa、Ⅹa、Ⅺa、Ⅻa(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可选择性抑制或灭活Ⅹa。
特点:强;快;体内、外均有效
(2)其他作用:①调血脂:促血管内皮释放脂蛋白酯酶→促进血中乳糜微粒和VLDL水解;②抗炎:抑制炎性介质活性和炎性细胞活动;③抗血管内膜增生: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④抑制血小板聚集:与抑制凝血酶有关。
Fig.
Anticoagulants 5
【临床应用】
(1)体内抗凝:各种血栓栓塞性疾病、DIC早期。
(2)体外抗凝:心导管检查、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等。
【不良反应】
(1)出血:肝素>低分子量肝素。注意观察病人,控制剂量,监测凝血时间及部分凝血酶时间,必要时用魚精蛋白解救(1~ mg魚精蛋白可中和100 u肝素)。
Anticoagulants 6
(2)血小板减少:肝素可促进PF4释放并与之结合后引起免疫反应;低分子量肝素较少引起。停药可恢复。
(3)其他:①偶致过敏;②肝素久用可致骨质疏松与激活破骨细胞有关,低分子量肝素少致;③可致早产及死胎,孕妇忌用。
【禁忌症】 过敏、有出血倾向、严重高血压、血小板减少、肝肾功不全、外伤及术后、细菌性心内膜炎、活动性肺结核、孕产妇等。
Anticoagulants 7
【药物相互作用】
(1)碱性药、硝酸甘油可降低肝素活性,忌合用。
(2)与其他有抗凝作用的药(非甾体抗炎药、双嘧达莫、右旋糖酐等)合用,易致出血。
(3)与糖皮质激素、依他尼酸合用可致胃肠出血。
(4)与降血糖药(胰岛素、磺酰脲类)合用可致低血糖。
(5)与ACEI合用可致高血钾。
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