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麻疹(measles) (measles)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张建华概概述述?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在婴幼儿中流行。?临床特点为发热、流涕、眼结膜炎、咳嗽等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Koplik ’ s spots) 及典型皮疹。病病原原学学麻疹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单股负链 RNA 病毒。直径 150 - 200nm 。病病原原学学病毒由核心和外膜组成核心: RNA 及三种核衣壳蛋白组成外膜:外膜为脂蛋白包膜,表面含有糖蛋白突起。病病原原学学?在外界生活力不强,对物理和化学消毒剂敏感。?在空气飞沫中保持传染性不超过 2小时。?麻疹病毒主要蛋白成分?基质蛋白( M蛋白):与病毒装配、出芽、维持完整性有关?血凝素( H蛋白):识别并吸附于敏感细胞表面?融合蛋白( F蛋白):溶解红细胞、受感染的细胞融合形成巨细胞流流行行病病学学?传染源?病人是唯一传染源。自发病前 2 日和出疹后 5 日内,具传染性,恢复期不带病毒。?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通过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少见。?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病人后 90 %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免疫力?流行特征?发病季节以冬春为多,但全年均可有病例发生。发病年龄 6 个月至 5 岁小儿发病率最高。流流行行病病学学?麻疹易感者?未接种麻疹疫苗又未患过麻疹的儿童。?疫苗接种后未产生免疫反应者(原发性免疫失败)。?疫苗接种后多年,抗体水平太低, 无保护性(继发性免疫失败)。?目前麻疹的发病主要是上述人群流流行行病病学学?传染源?病人是唯一传染源。自发病前 2 日和出疹后 5 日内,具传染性,恢复期不带病毒。?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通过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少见。?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病人后 90 %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免疫力?流行特征?发病季节以冬春为多,但全年均可有病例发生。发病年龄 6 个月至 5 岁小儿发病率最高。发发病病机机制制?初次病毒血症: 先在上呼吸道和眼结膜上皮细胞内复制繁殖,通过局部淋巴组织进入血流。?第2次病毒血症: 病毒被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繁殖,病毒再入血流。出现高热和出疹。病毒血症持续至出疹后第 2日。发发病病机机制制?目前认为麻疹发病机制是?一种是麻疹病毒侵入细胞直接引起细胞病变?一种全身性迟发型超敏性细胞免疫反应。
了解麻疹.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