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标准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gas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s
GB50370-
前 言
本规范是依据建设部建标[]26号文《二○○一~二○○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 修订计划》要求, 由公安部消防局组织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在编制过程中, 编制组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 总结了中国气体灭火系统研究、 生产、 设计和使用科研结果及工程实践经验, 参考了相关国际标准及美、 日、 德等发达国家相关标准, 进行了相关基础性试验及工程应用试验研究。 广泛征求了设计、 科研、 制造、 施工、 大专院校、 消防监督等部门和单位意见, 最终经教授审查, 由相关部门定稿。
本规范共分六章和八个附录, 内容包含: 总则、 术语和符号、 设计要求、 系统组件、 操作和控制、 安全要求等。 其中黑体字为强制性条文。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解释, 公安部负责具体管理,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请各单位在实施本规范过程中, 注意总结经验、 积累资料, 并立即把意见和相关资料寄本规范管理组(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地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路110号, 邮编300381), 以供以后修订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 参编单位和关键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参编单位 :
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及耐火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深圳因特安全技术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企业
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
深圳市公安局消防局
广东胜捷消防企业集团
浙江蓝天环境保护高科技股份
杭州新纪元消防科技
西安坚瑞化工有限责任企业
关键起草人:
东靖飞 谢德隆 杜兰萍 刘连喜 李根敬 宋 波 许春元 刘跃红 伍建许 王宝伟 万 旭 李深梁 常 欣 王元荣 靳玉广 郭鸿宝 陆 曦
1. 总 则
为合理设计气体灭火系统, 降低火灾危害, 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适适用于新建、 改建、 扩建工业和民用建筑中设置七氟丙烷、 IG541混合气体和热气溶胶全淹没灭火系统设计。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应遵照国家相关方针和政策, 做到安全可靠, 技术优异, 经济合理。
设计采取系统产品及组件, 必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要求。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除应符合本规范外, 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要求。
2. 术语和符号
术语
防护区 Protected area
满足全淹没灭火系统要求有限封闭空间。
全淹没灭火系统 Total flooding extinguishing system
在要求时间内, 向防护区喷放设计要求用量灭火剂, 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灭火系统。
管网灭火系统 Piping extinguishing system
按一定应用条件进行设计计算, 将灭火剂从储存装置经由干管支管输送至喷放组件实施喷放灭火系统。
预制灭火系统 Pre-engineered systems
按一定应用条件, 将灭火剂储存装置和喷放组件等预先设计、 组装成套且含有联动控制功效灭火系统。
组合分配系统 Combined distribution systems
用一套气体灭火剂储存装置经过管网选择分配, 保护两个或两个以上防护区灭火系统。
灭火浓度 Flame extinguishing concentration
在101 KPa大气压和要求温度条件下, 扑灭某种火灾所需气体灭火剂在空气中最小体积百分比。
灭火密度 Flame extinguishing density
在101 KPa大气压和要求温度条件下, 扑灭单位容积内某种火灾所需固体热气溶胶发生剂质量。
惰化浓度 Inerting concentration
有火源引入时, 在101 KPa大气压和要求温度条件下, 能抑制空气中任意浓度易燃可燃气体或易燃可燃液体蒸气燃烧发生所需气体灭火剂在空气中最小体积百分比。
浸渍时间 Soaking time
在防护区内维持设计要求灭火剂浓度, 使火灾完全熄灭所需时间。
泄压口 Pressure relief opening
灭火剂喷放时, 预防防护区内压超出许可压强, 泄放压力开口。
过程中点 Cou
2021年度国标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