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故事集锦一. 宋人吕蒙正对当时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愤愤不平。某年春节, 一位穷苦人请他代写一副春联,吕写道: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额:南北春联贴出后引来了无数人围观。众人始觉其“怪”, 继称其“妙”。这副春联妙就妙在它的“联外之意”: 上联缺“一”, 下联少“十”, 正是“缺衣少食”的谐音: 横批“南北”亦即意味着“没有东西”。作者以独特的修辞手法写尽了穷人的生存窘相。卩二. 据传某年春节后乾隆下江南时路过通州小镇( 今江苏通州市), 想到紫禁城外也有一个通州( 今北京通州区), 于是出了一联让随行大臣们作对:“南通州, 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 大臣们无一人对得出来, 不料一小侍从平素勤学, 眼见满街当铺, 当即对出下联:“东当铺, 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乾隆大喜,奖其官升三级。三. 江南春色迷人, 非北方可比。乾隆皇心中高兴, 来到一小镇, 家家户户门上的春联如同新贴,乾隆见一户人家的春联写着: 数一数二门第; 惊天动地人家。横批: 先斩后奏乾隆觉得对联的口气颇大, 房子却是破旧茅屋。再三打听, 原来是寻常人家。乾隆皇心中恼怒, 便找了写春联的人来问个究竟。来人是个十来岁的少年, 隆又好气又好笑, 问那少年对联的构思从何而来? 那少年说:“父亲是买烧饼的, 是一个二个地数给人家吗?二叔是买鞭炮的,鞭炮不是惊天动地吗? 我三叔是屠猪的,杀猪时口要吹气敲打,不是先斩后奏吗?”乾隆听后,笑道:“说得有理,我封你做秀才,赏你五百两银子,作读书之用。”四. 穷秀才改联抱不平。从前有位富翁,父子花钱均买了“进士”,一年春节,为了炫耀门庭,贴出了这样一幅春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都夫人对联贴出后, 乡亲们很愤怒。有个穷秀才因无钱行贿, 年年落榜, 故在夜里将春联改了几个字,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都失夫五. 女神童妙对女皇帝相传唐代宣化府有一对女神童姐妹。姐姐十三岁,妹妹只有九岁。姐妹俩聪明过人,能诗善对。一天, 爱才好文的女皇帝武则天, 传旨面试女神童。姐妹俩来到金銮殿上, 不住东张西望,处处都觉新奇。武后一见她俩那副机灵童稚神态,早有几分喜欢,为防她们害怕, 特令撤去殿仪,并慈祥地携着二人小手,走向殿旁长廊温步。她们来到佛祖殿御河岸边,见一和尚正在河里摘荷花。武后对姐姐说: “朕以此为题出一联你对。”随即吟道: 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此联连用“河、荷、和、何”四个谐音字, 难度不小。那姐妹举目四眺, 忽闻优乐堂琴弦切切,歌声袅袅。因即对道: 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此联亦用“情、琴、清、青”四个谐音字, 切情切景。武后闻之甚喜。接着她们又经过一座照壁,上面塑着一副兵战浮雕。武后端详片刻,又出一联要小妹妹属对: 冰冻兵车兵砸冰冰碎兵车动只见那九岁的小娃娃眨了三下眼睛,随即对上下联: 龙卧隆中隆兴龙龙腾隆中升武后一听, 不觉出声赞曰:“果神童也。”因想: 自古安邦定国多为男子, 似这等聪慧女孩,若能精心培养育,日后定是巾帼英豪,因而抱住小妹说: “你天资聪颖,机敏过人,如经名师指点,可成大器故欲留汝宫中深造,未知汝是否乐意? ”小妹妹一惊,脸色阴沉,她望了一下姐姐,立即低头不语。姐姐神色惊慌,久久不能回话。武后曰: “不必迟疑,汝可即赋一诗与阿姐告别。”小妹妹眼眶噙泪,仰望天空,当即赋诗一首: 天空
春联故事集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