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传染预防在先——浅谈幼儿园秋冬季传染病预防
秋冬季气候变化大,昼夜温差大,加上幼儿园是人群高度密集场所,幼儿的抵抗能力弱,以及室内空气流通不畅等因素,容易引起流感、乙脑、霍乱、菌痢、甲肝、腮腺炎、麻疹、风疹、水痘等传染病。如果处置不利,还极易引发爆发流行,对幼儿园的教学秩序及师生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
为保证幼儿远离疾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幼儿园秋冬季传染病预防作一简单探讨。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以对幼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条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实行园长负责制,分管园长及医务人员为责任人,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科学防范、早期预警、有效处置,确保落实各项措施。
健全制度,常抓不懈。建立健全晨检制度、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报告制度、定期消毒制度、学校堂管理制度、新生入园查验接种证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对因病缺勤的幼儿要实行跟踪登记制,及时掌握幼儿的身体状况。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搞好食品卫生及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搞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消除食品、环境和饮用水卫生等存在的隐患。
制定预案,处理有序。要对疫情发生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有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等具体措施及物资保障,确保能及时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强化教育,养成习惯。利用各种形式,如广播、宣传橱窗等开展对秋冬季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督促幼儿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剪指甲、勤换衣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每所幼儿园必须针对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办好一期图片展,对所有保教人员进行一次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并通过家长专栏、宣传栏、幼儿园网站等途径向家长宣传普及秋冬季传染病防治知识,了解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教师、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
净化环境,清新空气。天气转冷,一般都不注意开窗开门通风,室内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光线,多种病毒、病菌容易滋生和繁殖,极易引发感冒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因此,教室、寝室每天应定时开窗户适度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保证空气新鲜,使室内也得到充足的氧气和光线,病毒、病菌也难以滋生和繁殖。
定期消毒、科学预防。幼儿入园后立即用高锰酸钾水泡手,然后流水洗手。对幼儿的餐具,严格执行每餐消毒。对幼儿使用的毛巾做到一人一巾、一用一消毒。每日对可浸泡的玩具进行清洗后用84消毒液消毒。
杜绝传染预防在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