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体会
刘艳萍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经过对教材的疏理,让我对二年级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解决一些教学上的问题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性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人教版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全套教材的知识通过讲解我能感受到教材每单元的内在联系。知道了每单元的知识串串相接,环环紧扣,哪一个环节做不好,下一环节就难以实现,所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抓好衔接,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下面结合《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是在学习完《用2—6的乘法口决求商》的基础上学习了,是为了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李老师执教的这堂课达到了以下目的:将计算寓于生动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体会到因为要解决问题才有了计算,计算是伴随解决问题而产生的;学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听了李老师的课后,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处理得非常好:
一、坚持口算练习,提升计算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李老师能坚持课前五分钟口算练习,并且练习形式多样,有一步乘除法练习,也有乘除法混合口算,从学生口算的效果来看,学生训练有素,并且书写非常工整。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深知,口算教学是后续笔算教学的基础,对于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重视口算,我也作了很多尝试,尤其在二年级的时候,几乎也是堂堂练,可是现在三年级后,随着课堂容量的增多,口算的练习就中断了,并且随着口算类型的增多,学生的口算正确率也在不断降低,也应想方设法,让口算教学坚持下去。
二、引领梳理知识,建立整体观念
知识梳理是李老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是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再整理和巩固的重要环节,在李老师的课上几乎用了将近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梳理上一单元的知识。在这样长期梳理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复习整理知识的能力,巩固和和提升了所学的旧知,同时,学生在梳理中对学过的知识有了整体的感知和认识,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备课细致入微,构建数学模型
在复习环节,李老师让学生举例说一说什么时候用除法:
生1:24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师:这求的是24里面有6个几。
生2:20个苹果,每天吃4个,几天吃完?
师:求的是20里面有几个4。
……
在除法的意义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李老师把平均分和包含除都归结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这样的模型之中,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的能力,在举例和描述中,使学生自然地应用模型来解决问题。而自教材不再区分除法的两种含义即平均分和包含除后,我在执教时,仅仅使学生把两种含义
培训体会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