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梦令》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梦令》教学设计 
邳州 · 宋飞
 说明:不管拿出的是甚么东西,但是一定要有自己十足的思维含量——上一节“属于自己的课”吧,这是第二稿,第三稿正在做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默读等方式大体把握词的主要内容:回忆“醉游”的欢乐。
2、通过《如梦令》的语调、韵律、节奏等来体味“沉醉”的程度,“陶醉”的感觉。
3、通过“想象心灵的动画”来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
 
课前交流:
再过三个月就彻彻底底告别童年了吧?回忆自己12年的生活,有没有特刺激、特过瘾的事儿让你一想起来就忍不住偷偷地笑?
你有诗人的气质!宋代词人李清照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就常常做些出格的,你们敢想却不敢做的事儿。
一、切入:在比较阅读中指向词的情愫。
1、认识李清照吗?(提醒《夏日绝句》,齐背)
2、补充:古代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却被称为“一代词宗”,词史地位好比诗中李白。我们今天要学的《如梦令》(板书齐读),就是她和你们差不多大的时候写的。
3、同时呈现诗与词:轻轻地读,你发现词与诗在形式与内容上哪儿不一样?
——诗每行字数一样,词不一样,有长有短。
引导:宋词的小名就叫长短句(板书),每一句的字数、节拍,包括演唱的旋律都是靠词牌来规定。这里的词牌就是……(如梦令)。很多词没有题目,我们往往用第一句来当它的题目。所以这首词的题目也可以叫……(常记溪亭日暮)
数数它有几行?(6)再数数每一行有几个字(教师手势引导,学生读一行报一行数字665646)?所有的如梦令,都是这样的结构。
引读,男生读《夏日绝句》;女生读《如梦令》,(节奏要特别有变化:平长仄短)。
——气势不一样。(如果说不出来:我感觉你们前后读得不一样。为什么要这样读?)
引导:宋代的诗,往往用来表达志向,来说明道理,比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比如陆游的(示儿)。而词,它只用来抒发情感。所以读词就不是字音的复原,而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流动的感觉、感情、感动。
二、初读:在音韵、语调里捕捉词的情感。
1、怎么才能够读出味道、读出感觉呢?
[如果忽略形式:词是用来唱的,所以要特别注意音乐中的……(节拍、韵律等)。
如果指向内容,就让他先来疏通句意,再把意思读进词里。
处理方式:学生说出其中一点,就让他示范读一遍,教师用评价、用指导把朗读引向深入。]
2、交流,不求面面俱到。
谈到形式:
节奏:(前面已经渗透过朗读指导,带过。)
语气:语气语气,拆开了就是语加气,你用气息带动声音读读看。
韵脚:关注“暮、路、处、渡、鹭”,朗读要响亮、干净地收。
评价:这种节奏、语气、韵脚的把握让声音有了旋律,有了诗意,有了音乐的美。
谈到大意:
①先自己看看注释,小组交流一下,能不能自己搞清楚诗句的意思。
 关注:溪亭、兴尽,藕花。
②考“常记”,指向“醉酒”:还有没有读不懂的?
常记就是……(常常记起。)
这个不过比你们大一两岁的女孩子,什么事儿让她常常想起、念念不忘?
(呼朋引伴,聚会喝酒:“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板书:美酒。偷他教育部长爸爸的茅台、五粮液,够出格,有六一班xx之风!
③重音指导:强调喝酒的地点怎么读?(突出溪亭)
      强调喝酒的时间怎么读?(突出日暮)
强调喝醉酒本身怎么读?(突出沉醉)
你看,重音不

《如梦令》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