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登岳阳楼.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登岳阳楼登岳阳楼杜甫作者作者杜甫杜甫, ,字子美,河南巩县字子美,河南巩县( (今河南巩义今河南巩义) )人。人。唐肃宗时期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 唐肃宗时期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 后世称为杜拾遗,杜工部。后世称为杜拾遗,杜工部。思想核心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是儒家的仁政思想。有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的抱负抱负。。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同情人民, 同情人民, 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牺牲。杜甫是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杜甫( 712 —770 )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望岳》(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月夜》、《春望》、“三吏”、“三别”等《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秋兴》、等大量名作多反映沦陷区生活的诗篇,或感时忧国,或思家念亲洋溢着青年杜甫的蓬勃朝气。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标志着他经历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诵读诵读赏析赏析昔闻①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②,乾坤日夜浮③。昔闻:过去仅是听说过。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坼,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乾坤:天地。这句说天水相连,好像整个天地都日夜浮动在苍茫的湖面上。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从表面上看来,意境象是很简单:诗人说他在若干年前就听得人家说洞庭湖的名胜,今天居然能够登上岳阳楼,亲眼看到这一片山色湖光的美景。因此清人仇兆鳌就认为: “‘昔闻’、‘今上’, 喜初登也。”(《杜诗详注》)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这样理解,就把杜诗原来的意境领会得太浅了。?这里并不是写登临的喜悦;而是在这平平的叙述中, 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桑田沧海,壮气蒿莱……许许多多的感触,才写出这么两句:过去只是耳朵里听到有这么一片洞庭水,哪想到迟暮之年真个就上了这岳阳楼? ?本来是沉郁之感,不该是喜悦之情;若是喜悦之情, 就和结句的“凭轩涕泗流”连不到一起了。?我们知道,杜甫在当时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不得意的,然而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哪里想到一事无成,昔日的抱负,今朝都成了泡影!诗里的“今”、“昔”两个字有深深的含意。

登岳阳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257909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