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沿海
人工鱼礁建设规划
2002-2011
汕头市海洋与渔业局
2002年9月28日
汕头市沿海
人工鱼礁建设规划与实施
组织名单
一、联席会议组织名单
召集人:黄世忠(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参加单位:
市海洋与渔业局
市发展计划局
市财政局
市环保局
汕头海事局
市交通局
市旅游局
市水利局
二、《规划》报告编写组
组长:黄文魁
副组长:张俊祥
成员:杨乾亚、陈旭明、郑东日、郑端义
三、《规划》报告审核:杨乾亚
四、审稿:黄文魁
五、顾问:何国民
目录
前言 3
第一章总论 4
第一节人工鱼礁的历史和国内外概况 4
第二节汕头市海洋渔业现状 5
第三节在汕头市沿海建设人工鱼礁的必要性 7
第四节汕头市建设人工鱼礁的可行性 7
第二章人工鱼礁十年建设规划 10
第一节规划的依据、原则和指导思想 10
第二节规划海区范围和礁区的选划 11
第三节投资规模和实现目标 13
第四节礁区选址初步规划 14
第五节人工鱼礁礁体材料的选择和礁型设计 17
第三章规划海区的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 18
第一节区域自然环境与海水质量现状 19
第二节海区的生物环境 21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23
第一节对水体环境影响 23
第二节对渔场和资源的影响 24
第三节对航道的影响 25
第四节工程事故风险 25
第五章人工鱼礁的效益分析 27
第一节人工鱼礁的生态效益 27
第二节人工鱼礁的经济效益 28
第三节人工鱼礁的社会效益 29
第六章人工鱼礁建设资金预算及投入机制 31
第一节资金预算 31
第二节投入机制 31
第七章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 33
前言
自2001年2月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建设人工鱼礁保护海洋资源环境的议案》,并把《议案》交省政府办理以后,省政府先后两次派出调查组到汕头市深入了解情况和征求《议案》的办理方案意见; 2001年9月和2002年7月分别下达粤府办[2001]11号和[2002]57号文,明确了我省人工鱼礁建设的各项政策,并提出“五个结合”的方针,指导全省的人工鱼礁建设。我市领导认真地贯彻省人大的《议案》精神,组织落实省政府关于人工鱼礁建设的各项政策。2002年3月19日,市委常委、副市长会议研究决定,按照“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把我市准生态型的人工鱼礁建设的项目配套资金列入市财政预算,各区、县(市)政府也相应把配套资金列入各级政府预算。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我市的人工鱼礁建设事业正在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
遵照省政府和省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要求,我局组织有关专家,通过调研编制了本《规划》,以指导我市今后十年人工鱼礁的建设和管理。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和广东省海洋与环境监测中心有关专家的指导,并提出了许多具体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所限,如有不妥之处,请上级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指正。
编者
2002年9月28日
第一章总论
汕头市管辖的区域海岸线、岛岸线长共约289公里。沿海滩涂21840公顷,10米等深线内水域面积49396公顷;15米等深线内水域面积88570公顷;有大小岛屿61个,,还有为数众多的明礁、暗礁和干出礁。
我市是广东的海洋大市,,,%;,%。“蓝色经济”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目前汕头市设5个辖区(升平、金园、龙湖、达濠、河浦),下辖南澳县,代管潮阳、澄海二个县级市,。,。
第一节人工鱼礁的历史和国内外概况
人工鱼礁的历史源远流长,自有人类以来就有人从事打猎、捕鱼、种植。在古籍晋朝的《尔雅》一书中就有我国渔民“投树枝垒石块于海中诱集鱼类,然后聚而捕之”的记载。这是人工鱼礁的原始形式。近代人工鱼礁建设逐渐发展成一种产业,一般倾向认为始于日本。据有关资料记载,1795年日本开始在近海投放人工鱼礁。1932年日本政府把建设人工鱼礁作为振兴沿海经济的一项国策来抓。二战后把大批废船沉于近海作为人工鱼礁。日本1951年开始用混凝土制作人工鱼礁。1975年日本颁布了《沿岸渔场整修开发法》,使人工鱼礁的建设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保障了产业的持久发展。
近20多年来已有很多沿海国家都投放了人工鱼礁,在亚洲有中国(含香港特区和台湾省)、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
人工鱼礁建设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