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签订技巧及履约风险防范.doc合同签订技巧及履约风险防范
一、合同签订技巧
(一)签订前对合作对象的调查
了解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在供货及付款条件上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风险的发生。
主体资格方面应当查看一下对方的营业执照和企业参加年检的证明资料。特殊的行业还要看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以及资格证书是否经过年检。不能仅凭其名片、介绍信、工作证、公章、授权书、营业执照复印件等证件,有的企业因不参加年检已被相关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或从业资格,如果稍一疏忽,就可能掉进陷阱,甚至出现合同无效的后果。
1、了解合作方的基本情况
(1)合作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
在签订合同时,应当审查其是否具备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如企业各部/科/处/室等是不具备主体资格,不能签约的,如果签订了这样的合同可能会因为主体不适格而被认定无效;而企业的分支机构,如分厂、分公司、办事处等,则应看其是否具有对外开展业务资格(是否有授权)?是否有非法人营业执照?如果有授权或非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才有签订合同的资格,对分公司、分厂、办事处的审查。
考察合同订立对方的资格能力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①营业执照。核对对方营业执照,及其核定的经营范围,查看其营业执照的经营期限、注册资本,是否年检(每年3月1日~6月30日),保留其营业执照复印件(一定)。
②税务登记证。税务登记证是税务机关核发给企业的进行经营活动的凭证,企业要想从事经营活动除依法应当取得营业执照外,还应当取得税务登记证。税务登记证不仅是判断合同对方能否为企业开具发票的凭据,也是验定其开具的发票是否有效的依据。
③资质证书。资质证书是国家授予企业从事某种生产经营活动的资格证书。诸如机械制造业的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建筑行业的建筑企业资质证书,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等,均为企业的资质证书。
(2)合作方是自然人
如果合作方是个人,是否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在此情况下可以要求其提供身份证、详细的家庭地址、联系方法及个人的其他情况,方便于在必要时对其进行实地的考察和确认。
2、调查合作方有无签约资格(主体资格)
(1)对法定代表人的审查;(2)对法人的工作人员的审查;(3)对委托代理人的审查:(载明姓名/名称、代理事项、代理权限、期限、签名、盖章); ;。
3、调查合作方的资信能力
尽可能对合作方进行实地考察,或者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对其资信情况进行调查。调查事项:信誉;能力;资本;担保;条件;事业的连续性。
签订合同前的资信调查的方式一般包括如下几种:
(1)利用政府管理部门及相关社会团体协会组织的网站(或其他方式)进行资信信息调查与核实。主要有工商、税务、质量检验检疫、海关、卫生、环保、劳动保障、司法、协会等部门机构。
(2)利用宣传媒体的报道进行资信信息收集和核实。主要有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行业内参、相关出版物、户外广告等。
(3)利用企业参与的市场经营活动进行信息收集与核实。主要有各种展示展销活动及相关印刷品介绍等。
(4)与相关服务机构合作进行信息收集与核实。主要有金融机构、信用管理服务机构、担保机构,以及信息咨询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等。
(5)与企业正面接触
合同签订技巧及履约风险防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