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三个故事 1. 坚持不懈有一天,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正好在机房织布,见他逃学回来,气得拿起剪刀把快织好的一块布割断,教训说: “你读书就像我织布,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起来,一断就成不了布。你读书也要天天用功才会有成就,不然就像我割断布那样前功尽弃。”孟子听了十分惭愧,马上回到学校发奋念书,后来终于成为有名的大学问家。--------------------------------------------------------------------- ----------------------- 2. 刻苦勤奋岳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小时候练功十分刻苦。有天清晨,天气十分寒冷,北风呼啸,和岳飞住在一起的小师弟们都因怕冷不肯起床练功。岳飞却想:功夫就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若少年不努力,将来用什么去报效国家呢!他从被窝里跃起,穿衣提剑,迎风斗雪,挥剑起舞。天大亮了,小师弟们才慢慢腾腾地出来练剑。见岳飞已练得满面红光,汗流浃背,一个个羞红了脸不敢吱声。从此以后,他们也像岳飞一样不分酷暑寒冬,刻苦操练,武艺渐增。岳飞也成了一位名将,率领“岳家军”驰骋疆场,建立了赫赫战功。-------------------------------------------------------------------- --- 3. 谦逊理让孔融家有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四岁时就懂得谦让之礼。有一天,他正和哥哥们在后花园玩耍,邻居给他家送来一筐梨。他父亲对他说: “融儿你小些, 先挑一个吃吧!”大家都以为孔融会挑最大的梨吃, 没想到他却拿一个最小的。他父亲奇怪地问他:“孩子, 怎么不挑个大点儿的呢? ”孔融回答说:“爹爹, 我年龄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哥哥们年龄比我大,应该吃大的。”习惯的力量何为习惯? 习惯, 行为多次重复后的结果, 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据科学家证实, 一件行为连续重复 21 次即可成为习惯(一般也以三十天为准) ,成为习惯即可成为自然,直至终生。习惯, 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习惯让我们减少思考的时间, 简化了行动的步骤,让我们更有效率;也让我们封闭,保守,自以为是,墨守成规。习惯,是“知识”、“技巧”与“意愿”三者的混合体。知识指点我们“做什么”及“为什么做”, 技巧是指“如何做”,意愿则是“想做”,要培养一种习惯,这三项缺一不可。习惯,刺激和反应间的稳定连接或关系。人或万物都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 所以, 人的行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由习惯完成了对外部环境刺激的反应; 而其他生物往往是一种机械式的反应。假如,A对S 的刺激作 R 的反应, 我们就可以说,A对S 的刺激有有作出 R 反应的习惯。例如, 连续三天, 您都会无任何特别理由的情况下早晨六点起床, 我就可以说, 您有六点起床的习惯。您身上有多少习惯?其中多少是好习惯, 多少是坏习惯, 成功的程度就取决于好习惯的多少。人生仿佛就是一场好习惯与坏习惯的拉锯战, 要能够创造尽其在我的人生, 就要让自己的思考习惯、行动习惯、情绪习惯中属于好的比例与日俱增, 坏的比例逐日减少。习惯是人成功的核心。天是习惯盖,地是习惯底,不把心突破,困在习惯里。第一章空想家和行动者[美] 杰克· 霍吉大学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我就多门课不及格,沦落到差点被开除的地步。我逃课,几乎读不进任何书, 作业也一拖再拖, 直到超过最后期限。我尝试过努力和改变, 但是收效甚微。直到最后,我的祖父把我叫到了面前,他给了我一番语重心长的忠告,正是他的告诫, 改变了我的一生。祖父的语气似乎在表明,他所说的每一个字都禁得起科学验证和时间的考验,都是无可质疑的确凿的事实,那就是,人可以分为两类:空想家和行动者( Dreamer and Doer )。“世界上有两种人: 空想家和行动者。”祖父解释道:“空想家们善于谈论、想象、渴望、甚至于设想去做大事情; 而行动者则是去做! 你现在就是一位空想家, 似乎不管你怎样努力, 你都无法让自己去完成那些你知道自己应该完成或是可以完成的事情。不过, 不要紧, 你还是可以把自己变成行动者的。”祖父的这番话从此改变了我的一生,我想,它一定也能改变你的一生。那么, 如果你仍然还只是一位空想家, 你怎样才能变成一位行动者呢?这一转变, 究竟又是什么?又如何才能发生呢? 首先,让我们来仔细看看,什么是空想家与行动者,两者又有怎样的区别。行动者比空想家做得成功, 是因为, 行动者一贯采取持久的、有目的的行动, 而空想家很少去着手行动,或是刚开始行动便很快懈怠了。行动者具备有目的地改变生活的能力。他们能够完成非凡的事业, 不论是开创一间自己的公司, 写作一本书, 竞选政府官员, 还是参加马拉松比赛, 以及其他事业。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 空想家只会站到一边, 仅
好习惯三个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