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
第1课《沁园春? 长沙》毛泽东
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毛泽东, 代表词作有《沁园春? 雪》《七律? 长征》。
1.内容概要: 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 面对湘江上漂亮感人自然秋景, 联想起当初革命形势, 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 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领导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中国共产党。
2.艺术手法: 用词正确, 富有表现力; 景中寓情, 情景交融特点。
第2课 《跨越百年漂亮》 粱衡
选自《光明日报》。 梁衡(1946——)新华社高级记者, 现代散文家。 散文集《把栏杆拍遍》《人杰鬼雄》。
1.内容概要: 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文章, 文章以“漂亮”为根本, 表明了居里夫人漂亮不在于容貌, 而在于心灵和人格。 她为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 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
2.艺术手法: 多角度、 多侧面表现人物创作手法。
第4课《边城》(节选) 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 湖南凤凰人。 现代作家。 有中篇小说《边城》, 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
1.内容概要: 在风光秀丽湘西, 生活着相依为命祖父孙女两人, 翠翠漂亮纯洁, 情窦初开, 在亲情和朦胧爱情取舍挣扎中展现细腻人物心理。 《边城》是一曲充满爱和美田园牧歌, 成为一个文化概念。
2.艺术手法: 语言含有诗情画意; 叙述平稳有节奏; 人物心理刻画细腻。
第5课《合欢树》 史铁生
史铁生(1951——)北京人, 现代作家, 代表作有《我遥远清平湾》《我和地坛》《务虚笔记》。
1.内容概要: 文章表现了对自己有了成就而母亲辞世, “子欲养而亲不待”伤感, 表现深沉母爱和作者对母亲缅怀。
2.艺术手法: 沉静、 淡然语言风格; 象征手法利用(象征母爱、 象征我成长、 象征我命运)
第7课《最终常春藤叶》 欧? 亨利
欧? 亨利(1862——1910)美国小说家, 代表作《警察和赞美诗》《麦琪礼品》《没有完小说》。
1.内容概要: 小说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为了激励贫病交加青年画家顽强地活下去, 在风雨之夜挣扎着往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零常春藤叶。 她为此杰作付出了生命代价, 但青年画家却所以取得勇气而活了下来。 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友谊和苍凉人生中那种高尚艺术家品格。
2.艺术手法: 场景描写融入到小说情节和人物行为之中; 叙述简练; 欧? 亨利式结尾: 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 幽默和讽刺意味语言风格。
第8课《邂逅霍金》 葛剑雄
选自《文汇报》。 葛剑雄(1945——)教授, 历史学家。 霍金(1942——)英国理论物理学家, 关键致力于黑洞量子引力学研究。 有《时间简史》。
1.内容概要: 作者以在剑桥邂逅霍金一次经历表示对霍金和病魔抗争, 献身科学, 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坚毅品格和奉献精神尊敬和对剑桥人文环境赞美。
2.艺术手法: 多个表示方法综合利用; 人物细节描写。
第10课《再别康桥》徐志摩
选自《徐志摩诗全编》。 徐志摩(1896——1931), 现代诗人, 新月派代表人物。 关键诗集有《翡冷翠一夜》《志摩诗》《猛虎集》。
1.内容概要: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抒情诗, 作者将自己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 融汇在所抒写康桥漂亮景色里, 也驰骋在诗人想象之中。
2.艺术手法: 构思别致: 无声离别, 洒脱飘逸; 色彩绚丽: 含有流动画面美; 音韵友好: 错落有致, 富有节奏感。
第16课《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 世称柳河东, 又称柳柳州, 唐代文学家, 有《柳河东集》。 文体是寓言。
1.内容概要: 经过对郭橐驼种树情况记述, 映照当初弊政, 表示了作者相关“养民”思想。
2.艺术手法: 立意角度新奇: 烦政扰民; 对比、 类比手法利用(类比有二: 养树——治民; 她植者——长人者)
第17课《病梅馆记》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 字瑟人, 号定庵。 近代杰出思想家、 文学家。
1.内容概要: 经过对病梅批评, 批判社会政治, 状物和议政溶为一体, 这篇以生活琐事为题材小品寓托着深刻政治内容。
2.艺术手法: 利用托物言志手法, 借题发挥, 以梅喻人, 借物议政。
第19课《促织》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 字留仙, 世称聊斋先生, 清代文学家。 《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 也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
上海高中语文课内总结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