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期历史教学总第501期 曾国藩重刻《船山遗书》及传统中国出版业的近代转型成晓军(惠州学院政法系,广东惠州516007) [摘要】《船山遗书》的重刻发行,是作为组建“理(礼)学经世”文化秩序这一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曾国藩的高度重视:通过重刻《船山遗书》,不仅引发了曾国藩主持重刻中国传统典籍和翻译出版西方书籍的兴趣,而且对于传统中国图书出版业在近代转型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关键词】《船山遗书》,编校刊行,近代中国,图书出版业转型【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5)08—0020一O4 RepublicationofChuanShan’SurvivingBooksbyZengGuofanand ModernTransitionofChineseTraditionalPublishingIndustry Abstract:RepublicationofChuanShan’sSurvivingBooksisanimportantpartof~undingprocessof — geredZengGuofan’sinteresttosupportrepublicationofChinesetraditionalbooksandtrans— lationandpublicationofwesternbooks,butalsoaffectedthetransitionoftraditionalpublishing industryinmodemsociety. KeyWords:ChuanShan’sSurvivingBooksPublication,ModemChina,TransitionofPublishing Industry 曾军决战的重要时刻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整理出版王船山著述? 金陵本《船山遗书》刻刊之后,王船山思想学说究竟在当时及以后起过什么重要作用?对此,自清末民初以来一直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很有必要作深入研究。笔者拟对这个问题另文作出回答,此处谨就与这个问题相关联的两个问题,即曾国藩重刻《船山遗书》的具体经过及其对近代中国图书出版业产生的影响问题作些分析考察。金陵本《船山遗书》的重刻经过尽管王船山被清朝国史馆列入“儒林传中次居第二”?‘叫盯,在清朝初年学术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因他晚年独居穷乡僻壤,“深蹰固藏,邈焉无与”,几乎与世隔绝,“其身长遁,其名寂寂,其学亦竟不显于世”121( 。他的一部分著述, 直至l839年才由学者邓显鹤主持,在欧阳兆熊的【收稿日期】2005—04一Ol 协助下刻行于世。因此,自王船山l692年去世至 l862年曾国藩兄弟动议重刻《船山遗书》这170年间,王船山思想学说对世人并无多大的影响。 l861年9月,湘军攻陷安徽省城安庆,三个月后曾国藩钦奉谕旨“以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节制四省”f3I(144),在开始部署合围太平天国首都金陵的同时,着手重建以“理(礼)学经世”为主旨的传统文化秩序的工作,而其重刻《船山遗书》和传播王船山思想学说之举则被纳入恢复
曾国藩重刻《船山遗书》及传统中国出版业的近代转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