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地理著作,今传本是经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校刊整理的,共 18 卷,包括《山经》 5 卷,《海经》 8卷, 《大荒经》4卷,《海内经》1卷, 31000 多字。原有图, 早已亡佚, 今本的图是后人补入的。关于该书的作者已不可考, 旧传是禹、益所作, 还有说是出自“禹鼎图”,都不可信。《山海经》中的《山经》和《海经》各成体系, 成书年代也不相同。《山经》是巫祝之流根据远古以来的传说记录的巫觋之类,记述了海内的各名山大川,动植物,祯样怪异,祭祀。一般认为成书于战载海内外各方异域的传闻, 包括大量神话传说, 大约是秦汉之际的作品, 为方士所作。刘氏父子在校订《山海经》时,曾删除了部分内容,这部分独立以《大荒经》和《海内经》流传, 晋郭璞注《山海经》时重新录入, 并使其独立成篇。《山海经》的形成, 经历了从公元前 5 世纪春秋, 战国之交开始, 延续此后约 300 年的漫长历程,是这一时期世界地理知识的汇集。它所记的内容相当丰富, 涉及范围很广, 包含了古代山川, 道里, 历史, 民族,物产,医药,祭祀,巫术,动物,植物,矿产等诸多方面。书中所记人名达 140 多个, 山名 300 多个, 水名 250 多个, 动物 120 多种,植物 50 多种,还有许多矿产等。书中记载和保存了大量的神话和古代传说, 具有很高的文化史价值, 对于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和上古的姓氏、部族, 以及考察上古人的宇宙观、自然观和对社会历史的认识, 意义十分重大。许多神话传说依图撰文, 如夸父逐日, 后羿射日, 精卫填海, 舜葬苍梧, 羲和洛日, 西王母使青鸟, 王亥仆牛等, 形象都异常生动。表现了先民改造自然的伟力和不屈精神。《山海经》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上古的帝系。居住在天上的天帝共 12人, 以及他们的妻子和儿女和儿女们建立的下界社会, 还有帝俊, 不属三皇五帝之列,其 12 条材料与其他天帝无一重复, 并把农、工、车、舟、琴瑟、歌舞的发明归功于他,
《山海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