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医2013年lO月第35卷第10期 HebeiJTCM,October2013,Vol35, 虫类药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体会何刚吴素琴(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山东菏泽 274035) 【关键词1糖尿病神经病变;动物药【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lX)2—2619(2013)10—1487—02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一组以感觉和自主神经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我国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 neuropathypain,DPNP)的患病率约为糖尿病患者的40% 50%,并随糖尿病患病时间延长而增加?。而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用药物有阿片类药物、局部麻醉药、非甾体抗炎药等,由于大部分治疗药物的镇痛机制并非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故镇痛疗效不尽如人意,且各类药物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如副作用大、具有成瘾性、耐受性差等),临床上仍缺少一种真正有效且使用方便的治疗药物。我们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用活血通络之虫类药治疗DPNP,体会如下。 1瘀血阻络是DPNP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DPNP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目前认为它与血管、代谢、神经生长因子、自身免疫及炎症等诸多因素有关,且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但多项研究证实,微血管病变是DPNP的重要病理基础。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可导致神经缺血、缺氧,神经纤维受损变性。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透明变性、糖蛋白沉积、管腔狭窄,最终导致微血管闭塞,这与中医学“血不活,有瘀滞”的病机相似。血瘀证的现代医学解释是,在一定的外因和内因条件下,由于机体心脏、血管、血液发生组织学、生理生化、生物物理学改变,致使血液流动缓慢或停滞,或血液离开血管产生淤积,在病理生理上表现为血液循环障碍或受累组织的损害。故血瘀证应包括血液停积、血流不畅或停滞,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生、发展及其继发变化的全部病理变化过程。瘀血阻络,不通则痛,瘀血阻络是DPNP的主要病机。 2活血通络是中医治疗DPNP的重要治法 DPNP属中医学痹证、血痹范畴。消渴日久,气阴两虚,气虚运血无力,阴虚血脉涩滞,或久病人络、气血运行受阻、络脉不通而致血瘀,瘀血阻滞络脉,不通则痛,而发肢体疼痛。叶天士认为日久“积伤入络,气血皆瘀,则流行△通讯作者: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山东菏泽 274035 作者简介:何刚(1963一),男,主任医师,学士。从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治疗工作。 1487 失司,所谓不通则痛也”。治宜活血通络,化瘀止痛,可选用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的虫类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这些虫类药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黏附性、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抗氧化、抑制炎性因子释放等作用。这些虫类药还可作用于DPNP发病机制的多个环节,从而改善周围神经的供血供氧,促进受损神经血管的恢复,I临床止痛效果显著。 3虫类药治疗DPNP疗效明显虫类药是动物药组成的一部分,其形体较小,多数属昆虫类。虫类药有独特性质,包括血肉有情、虫蚁钻透、多有毒性等。虫类药具有破积消瘕、活血祛瘀、宣风泄热、搜风剔络、消痈散肿、生肌收敛、行气和血、补益培本等独特的功效和治疗作用,因其为血肉之品,有情
虫类药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