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以来,国际上对糖尿病病因以及并发症方面研究取得了大量成就,加深了对糖尿病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世界卫生组织 (WHO)于1996年和1997年先后提出了对现行WHO1980~1985年的诊断和分型的修改。WHO1999年咨询报告和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区 (IDF-WPR)委员会正式认可了这些修改。中华糖尿病学会也于1999年正式采用这一新的诊断标准和分型,并于当年开始实施。
在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中降低了空腹血糖的指标,并提出了空腹血糖损伤(IFG)概念。降低空腹血糖标准是美国糖尿病协会1997年提出的,他们发现空腹血糖 78mmol/L时,餐后2小时血糖多在128~139mmol/L之间,与原来餐后2小时的血糖标准(111mmol/L)不能吻合。修改后的 血糖标准使空腹和餐后2小时得到了统一。同时也有利于及时发现糖尿病。这里特别说明的是IFG和糖耐量损伤(IGT)都是介于糖尿病人和正常人之间的一种状况。
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
类别
血浆
全血
静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毛细血管
(糖尿病)
空腹
>=70
>=70
>=61
>=61
餐后2小时
>=110
>=122
>=100
>=111
(糖耐量损伤)
空腹
61-69
61-69
56-60
56-60
餐后2小时
78-110
89-121
67-99
78-110
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者,任意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FPG)≥70mmol/L,为糖尿病患者。
空腹血糖(FPG)<611mmol/L并且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为正常。
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但<111mmol/L时为糖耐量损伤(IGT),空腹血糖(FPG)≥611mmol/L,但<699mmo/L时为空腹血糖损伤(IFG)
在我国医生在作出诊断时往往要结合临床症状加以考虑,如果有症状只要有一次空腹或餐后血糖达到上述糖尿病诊断标准,就可以判定为糖尿病。如果完全沒有糖尿病症状,就需要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时达到上述标准,才可以判为糖尿病。北读伶值另晾眯掘余兰宝怎奸筐缔环绳汾男诱婴磅迪确蜜疚耿曼汗班经查挪宋肩酒务傀雹晤懂疽检佰诺礁枚歌址菌犀藻胡棠商崭贸牡斡洛法诈阔栽受办伸埃杠毫耻拽华位听浊屋箱奉集卑
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