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甲状腺
人甲状腺重20~30g
是体内最大的内分
泌腺。
甲状腺激素包括
-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 T3)
- 甲状腺素(thyroxine, 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 )
甲状腺
人甲状腺重20~30g
是体内最大的内分
泌腺。
甲状腺激素包括
-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 T3)
- 甲状腺素(thyroxine, 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 )
甲状腺摄取碘
↓
碘的活化和酪氨酸的碘化 (过氧化物酶)
形成MIT、DIT
↓
碘化酪氨酸的缩合 (过氧化物酶)
2DIT→ T4,MIT+DIT →T3
↓
储存于腺泡腔中
↓
分泌 (甲状腺球蛋白水解酶)
下丘脑
腺垂体
甲状腺
TSH的生理作用
-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 促进甲状腺组织的增生肥大、血管增生
维持生长发育
- 促进骨骼、脑的生长发育。
- 先天或新生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呆小病(cretinism)成人缺乏为粘液性水肿( myxedema )
促进代谢
- 提高基础代谢率(BMR)
- 增加产热效应
提高交感神经系统的敏感性
- 提高机体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
- 甲亢时神经过敏、急噪、震颤、心率加快等。
甲状腺激素核受体
可启动基因转录,加速新蛋白质和酶的生成以产生效应。
受体对T3的亲和力比T4大10倍,T3占与此受体结合激素的85%~90%,故此种受体又称为T3受体。
甲状腺激素膜受体
T4、T3亦可与膜上受体结合,被动转运入胞内,与胞浆结合蛋白(CBP)结合并与游离的T4 、T3形成动态平衡。
甲状腺激素线粒体受体
影响能量代谢
吸收:
口服易吸收,吸收率T3较T4恒定。
血浆蛋白结合率:
高达99%以上,T3与蛋白质的亲和力低,游离量高,给药后可迅速发挥作用。
代谢:
主要在肝、肾线粒体内脱碘T4 经5’脱碘酶脱碘生成T3 , 经5脱碘酶脱碘生成rT3(无活性) 。
排泄
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经肾排泄。
呆小病
应早期确诊并终身治疗
粘液性水肿
-服用甲状腺片,从小剂量开始
-垂体功能不足者先给糖皮质激素
-粘液水肿性昏迷者静注大量T3
不典型及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
单纯性甲状腺肿
-与碘剂合用
T3抑制试验
甲状腺激素过量时可出现心悸、手震颤、多汗、体重减轻、失眠等不良反应,重者可腹泻、呕吐、发热、脉搏快而不规则。
老年人用药注意有心绞痛、心力衰竭、肌肉震颤或痉挛。
一旦发现这些反应必须立即停药,用β受体阻断药对抗。
可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暂时或长期控制症状的药物统称为抗甲状腺药。
常用药物:
硫脲类
碘及碘化物
放射性碘
-受体阻断药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