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基础知识
基础信息
【起源】本品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用蛤粉炒成珠者称阿胶珠。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肝、肾经。
【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应用和配伍】
1.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为补血之佳品。常和熟地黄、当归、黄芪等补益气血药同用。
2. 用于多个出血证。止血作用良好。对出血而兼见阴虚、血虚证者,尤为适宜。治血热吐衄,配伍蒲黄、生地黄,如《千金翼方》,治吐衄咳唾失血既多,虚倦神怯,配伍人参、白及等,如《痰火点雪》;治肺破嗽血,配伍人参、天冬、北五味子、白及等,如《直指方》阿胶散;治便血以下豆汁,配伍当归、赤芍等,如阿胶芍药汤;治先便后血,配伍白芍、黄连等,如《医林集要》阿胶丸;治冲任不固,崩漏及妊娠下血,配伍生地黄、艾叶等,如胶艾汤。
3. 用于阴虚证及燥证。能滋阴润燥。治温燥伤肺,干咳无痰,配伍麦冬、杏仁等,如清燥救肺汤,治热病伤阴,虚烦不眠,配白芍、鸡子黄等,如黄连阿胶汤;治热病伤阴,液涸风动,手足瘈疭,配龟板、牡蛎、白芍、生地黄等,如大定风珠。
【使用方法用量】入汤剂,5~15g,烊化光服;止血常见阿胶珠,能够同煎。
【使用注意】本品性滋腻,有碍消化,胃弱便溏者慎用。
品种考证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载:“阿胶生东平郡(今山东东平县),煮牛皮作之,出东阿县。”陶弘景又日:“今东全部下亦能作之。用皮亦有老少,胶则有清浊。”《本草图经》曰:“今郓州皆能作之。以阿县城北井水作煮为真。造之,阿井水煎乌驴皮,如常煎胶法。其井官禁,真胶极难得。……大抵以驴皮得阿井水乃佳耳……今时方家用黄明胶,多是牛皮,《神农本草经》阿胶亦用牛皮,是二皮亦通用。”《本草纲目》云:“凡造诸胶,自十月至二、三月间,用挲牛、水牛、驴皮者为上,猪、马、骡、驼皮者次之,其旧皮、鞋、履等物者为下。俱取生皮,水浸四五日,洗刮极净。”依据上述记载可知古代阿胶原料用牛皮、驴皮及其它多个动物皮类,但以驴皮用阿井水煎成者为最好。现代已将牛皮胶单列为一个药材,即黄明胶,1990年版、1995年版、《中国药典》均要求以驴皮熬制胶为阿胶正品。
皮胶为传统中药,有滋阴补血、安胎功用;可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等,对虚劳贫血、肺瘘咯血、胎产崩漏等症有良好疗效以驴皮所制最好。距今已经有两千年生产历史。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阿胶最初用牛皮熬制,到唐代,大家发觉用驴皮熬制阿胶,药品功效更佳,便改用驴皮,并沿用至今。
原产地
阿胶原产地是山东“东阿”,因为历史原因,东阿县治多有变迁,所以阿胶原产地应为“泛东阿区”,即包含:一、今属聊城市阳谷县阿城镇,是最早东阿县治所在地,阿胶似应诞生于此。二、今属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福胶集团所在地。代表产品是“福”字牌和“东阿镇”牌阿胶,东阿镇是明代至中华民国(1947年)东阿县城,阿胶制造业兴盛并成为贡品即始于此;东阿镇阿胶19巴拿马博览会获金牌;三、今属聊城市东阿县,1947年以后东阿县铜城镇成为东阿县驻地,也是东胶集团所在地,东阿集团是现在中国最大阿胶生产企业。其中东阿镇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阿胶之乡,并和茅台镇、景德镇一道成为受国家原产地保护中国三大传统
阿胶的基本知识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