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弋江区八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9题;共38分) 1. (2分) (2016九上·临朐期中) 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 . 门捷列夫 B . 达尔文 C . 拉瓦锡 D . 牛顿 2. (2分) (2020·濠江模拟) 学习了化学使我们对商品标签和标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以下四枚标识使用不恰当的是( ) A . B . C . D . 3. (2分) (2018九上·潍坊月考) 某市的《空气质量周报》,是环保部门对某地区空气污染程度所作的监测报告,主要有①总悬浮颗粒物、②二氧化硫、③氰的氧化物三项量化指标,下列情况中,能直接引起①②两项指标变差的是( ) A . 随意扔弃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 B . 用煤炭做燃料放出大量烟气 C . 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D . 农业上滥用化肥和农药 4. (2分) (2018·天河模拟) 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事实 结论 A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B 某物质可以导电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C 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 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也一定为6 D 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H2O 该物质一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A . A B . B C . C D . D 5. (2分) (2019九上·长沙月考)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这种物质的是( ) A . Cu B . O2 C . H D . H2O 6. (2分) (2020八上·新泰期末)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和古原草送别》) B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C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D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7. (2分) (2019·靖远模拟) 下列各物质应用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 . 用木炭进行烧烤 B . 活性炭吸附臭味 C .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D . 用石墨做干电池电极 8. (2分) 下列各组物质中,在物质分类上,后者从属于前者的是( ) A . 纯净物、混合物 B . 金属、非金属 C . 化合物、氧化物 D . 单质、化合物 9. (2分) (2018·百色) “绿色环保”的理念已成社会共识,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 用共享单车出行 B . 在水源地用网箱养鱼 C . 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 D . 使用太阳能路灯 10. (2分)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见下图。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 A . 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 .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 . 该微观图还可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 . 酸与碱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11. (2分) (2018九上·徐汇期末) 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碘”指的是( ) A . 单质 B . 原子 C . 分子 D . 元素 12. (2分) (2019九上·昌图月考)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 . 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容器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大 C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 .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13. (2分) (2016·遂宁)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验满氧气 B . 倾倒液体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