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医院与网络应用
方案相关内容
H3C IToIP 打造数字化绍兴市人民医院信息平台
1 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台、HIS业务平台的整体建设,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从最初的“以财务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向“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系统转变,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信息化不仅提升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使医生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而且无形之中还树立起医院的科技形象品牌,医院信息化正越来越成为强化医院活力与竞争力的关键行为,医疗业务应用与基础网络平台的逐步融合正成为中国医院,尤其是大中型医院业务发展前进的新的驱动力。
随着医院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医院OA系统、MIS系统、HIS系统、PACS等系统相互融合,中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已经从简单的数据业务应用逐步发展到数据、语音、视讯等多业务统一承载,而传统医院网络已经无法满足新业务的需求,主要问题包括:
1. 现有网络资源很难通过灵活有效的策略调整实现业务与网络的充分融合,例如早期医院网络已经很难支撑门诊系统对可靠性、PACS系统对高性能的要求,医院用户对新业务部署的体验感不佳,新业务的部署面临巨大管理压力;
2. 网络平台缺乏智能性,无业务识别能力,不能对关键业务应用提供端到端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的有效保证,医院通常采用的设备升级、链路带宽升级等简单方式使得网络建设、运营、管理成本大幅度上升,而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却在大幅度下降;
3. 医院网络中的安全设备组件多且庞杂,但各组件孤军作战,传输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业务安全层面相互分离,难以有效兼顾,医院的安全漏洞处处存在。随着电子病例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旦电子病例出现泄密或者被恶意篡改,都会给医院带来严重的医患纠纷甚至法律纠纷,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医院新一代网络建设的关注重点;
4. 网络的管理控制功能薄弱,单纯设备级的网络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用户对业务可靠性要求,业务的可靠性除了要求网络稳定,还依赖于服务器可靠和数据存储可靠等多种技术组合。
2 数字化医院多业务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医院数字化的需求,如何创建一个灵活、高效、集成的业务融合网络架构,已引起医疗信息化专家的关注。作为医疗信息化的领导者和创新者,H3C在对医疗行业信息化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针对医院的网络建设需求及现状提出数字化医院多业务信息平台的建设模式。
数字化医院多业务平台主要针对传统IP网络的可控性低、网络资源自动适应性差、网络缺乏立体安全性而提出的,其目标是以医院业务应用为主体,以不断发展完善的智能网络技术、安全技术和灵活的资源调度为基础,以灵活实用的管理控制为手段,为医院用户提供端到端品质保证的融合数据、语音、视频等多业务的网络实体。
一个典型的大中型医院数字化平台组网框架示意图如下:
图1 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
数字化医院多业务解决方案针对门诊、住院、医学影像检查系统等业务的不同要求,结合了WLAN技术、IRF智能扩展技术、EAD端点准入、IPS、IP存储等多种技术,以为医院客户构建一个安全可靠、多业务承载、易扩展、易管理的网络基础平台为最终目标。
坚不可摧、轻松承载―IRF技术构建高可靠实时门诊网络平台
门诊是医院业务最繁忙、最关键的部门之一,众多的患者包括急重症病人都在门诊等待医生的及时诊断,患者从进入医院挂号到诊断、检查、取药离开医院涉及医院多个业务系统的相互配合。门诊众多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导致医院大规模的瘫痪,不仅给医院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更有可能耽误对患者的最佳诊疗时机,对病人生命造成威胁。门诊业务系统的可靠性要求高、并发性、实时性和突发性强等特点对门诊的网络也提出了电信级的高可靠要求。
图2 医院门诊楼网络解决方案
除了选择高可靠核心设备,大型医院还普遍在网络中心采用了双机冗余的方式以进一步提升整个网络可靠性,这样任意单核心设备故障或者链路故障都不会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正是考虑到门诊系统对网络的高可靠要求,H3C也强烈建议医院用户在门诊网络中同样采用双归属的高可靠拓扑结构,但双核心并不意味着医院要投入双倍的资金去构建门诊网络,H3C的IRF智能弹性框架技术能在提升网络性能、可靠性的同时,还能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并为将来的平滑扩展奠定良好基础。
利用IRF智能堆叠技术,可实现多达8台H3C交换机设备的统一管理,与传统堆叠技术不同,IRF可实现堆叠设备之间的三层路由信息共享,支持跨设备的链路聚和技术
医疗行业的PACS存储系统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