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故 人 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王维并称“王孟”,生活在大唐盛世,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给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这首诗是孟浩然写给右丞相张九龄的一首干谒诗。
走进作者
干谒,顾名思义,古人为求显声扬名或经世致用而求见达官显贵,
希望他们能够赏识自己,荐举自己或重用自己。反映这类题材的
诗谓之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投赠
当时位居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器重。干谒诗的
文思情采最能看出作者的风骨、人格。有的满篇卑躬屈膝,奴颜媚
骨;有的满篇叫苦不迭,乞人怜悯;也有的自命清高,恃才傲物;
而孟浩然的这首干谒诗则写得情采飞扬,不卑不亢,点到为止,含
而不露骨,实为干谒诗的精品。
关于“干谒诗”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写景——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视觉,听觉写洞庭湖磅礴的气势
抒情----诗人渴望出仕,施展才华,干一番事业。(主题)
望
赠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秋天洞庭湖水面上涨,与湖岸相齐,水映天空,与天混同,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发出感慨(双关):委婉写自己想做官而无人引荐,不能在天下太平盛世出仕做官,深感惭愧.
广为流传,点明主题
引典故、设比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水气蒸腾,弥漫整个云梦大泽。
洞庭湖的波涛汹涌,撼动着岳
阳城。
诗歌后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触景兴怀,就近设
喻。诗人面对浩浩湖水,想到自己在野之身,满腹经纶,满面
怀壮志,却无人接引,无人知赏,不禁悲从中来,就正如想渡
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意谓在这个伟大光明
的太平盛世,自己本该一展宏图,大有可为;现在却是闲居无
聊,浪费光阴。诗人心有不甘,气有不平而倍感愧疚,甚至羞
于见人。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志,说明自己心向神往
出仕求官,却找不到门路。最后两句诗人向张丞相发出呼吁。
“垂钓者”暗指当政掌权的人物,其实是专指张丞相而言。这两
句的意思是:德高望重,权倾朝野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
国政,造福万民,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
能追随左右,替您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
诗歌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