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自然环境特征.doc天门自然环境特征
天门,古称竟陵,意为“陵之竟也”(大洪山余脉在竟陵结束),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史名天门。素有“三乡宝地”的美誉,是 闻名全国的内地侨乡、文化之乡、蒸菜之乡和棉花之乡。还是茶圣故 里、状元之乡竟陵派文学发源地。
湖北天门市地处鄂中腹地江汉平原。北纬60. 39东经113. 10o全 市面积有2600平方公里(含沉湖农场、沙洋农场部分面积),其地貌 东西向长,南北向窄,东部宽,西部窄,略呈等腰三角形。滨湖占全 市面积的78. 2%;%; III地占全市面积的1・3%。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在西北部佛子山主峰顶端, 米。最低点在东南部多祥镇的陈家洲,海拔23. 2米。地理位置优越, 西通荆宜,东接武汉,南濒汉江黄金水道,北枕三峡过境铁路,紧衔 107、318国道和沪蓉、沪渝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复线(随岳高速) 纵贯市境南北。
天门市是中国内地著名侨乡,湖北省的重点侨乡,是享有盛誉的 文化之乡。世界文化名人“茶圣”陆羽、唐代诗人皮口休、明代竟 陵派文学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和清代状元蒋立铺诞生于此。境内有 迄今为止长江流域最大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一一石家河新石器吋代 村落遗址,有保存完好、气势宏伟。始建于南朝的著名佛寺——白龙 寺,有纪念陆羽的陆羽亭、文学泉、古雁桥,有凭吊钟惺、谭元春的
钟惺墓、谭元春墓,还有景色秀丽的东湖、西湖风景区。
天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光照充足,气候湿润,春温多 变,初夏多涝,伏秋多旱,生长期长,严寒期短的气候特点。虽然地 势地貌比较单一,但由于北部大洪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西南沿 江地带出于江汉河谷边缘,东北处皂市河谷南下冷空气影响,形成了 该市气候的区域分布特点:热量条件东北部和西南沿江一带略低,其 他地方略高,水资源东南部多,西部和北部少,光资东高西低。冬季, 天门受变性及第大陆气团控制,盛行偏北风,干燥寒冷,是全年降水 量最少的季节,仅占全年的百分之九,1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为 3・8°C,常有冻害。夏季,天门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 南风,闷热多雨,七月为最热月份,平均气温大多在27〜30°C之间。 六到八月降水量占全年的39%,形成雨与热同季节。梅雨期多暴雨, 出梅后,常有伏旱或伏秋连旱。春秋为季风交替季节。春季时冷时热 多阴雨冷害。秋季年际的差异大,大多数年份秋热气爽,但有的年份 阴雨连绵出现“秋寒”。
天门植被资源丰富,植物有900余种。农作物有棉花、稻谷、小 麦、大豆、大麦、蚕豆、养麦、粟、玉米、薯类、花生、芝麻、芒麻、 黄红麻、甘蔗、烟叶等。在900余种植物中,有药材9类152种
天门自然环境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